初始乐观
3月刚开始居家时,我以为疫情顶多一周就能被控制。那时网购、快递和外卖都正常,内心毫无波澜,想着14天后就能恢复正常生活。除了工作,还能去楼下健身房撸铁,日子倒也自在。我住在上海,还觉得这就像一场小休假。
可现实很快打破了这份乐观,疫情像脱缰野马般愈演愈烈。健身房关门,黄浦江两岸逐渐静默,买菜开始困难,我这才意识到上海疫情的严重性超出想象。
封控升级
3月28日左右,“上海发布”公布浦东浦西陆续静默的消息。当时杨浦管控还没那么严,东西能正常买,价格也没涨,我就屯了一周的食物,完全没想到之后囤菜会这么难。那段时间,各区域相继出现阳性,小区开始封控。
我住在青浦区,小区开始大面积核酸。人多得密密麻麻,人与人没间隔,我在门口看了眼就走了,担心这样交叉感染反而更危险。疫情似乎一下子从可控变得难以捉摸。
焦虑恐慌
菜越来越难买,生活面临挑战,我开始焦虑起来。有段时间甚至想会不会在上海“陨落”,作为独居老人很久才被发现,想想就后怕。各种未知让我每天都提心吊胆。
看到疫情的严峻现实,社会上一些不和谐现象也冒出来,这都让我的恐慌感加剧。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邻里温情
好在困难时刻也有温暖。我们这层楼邻居特别好,谁缺东西在群里吼一声,马上有人补给。有个江西阿姨常做面饼分给大家,让我感受到邻里间的爱。
在大家互相帮忙的过程中,整个楼层就像一个大家庭。虽然外面疫情肆虐,但这份邻里情让我心里有了依靠,也给封控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外界关怀
这段时间,很多许久没联系的亲人朋友都来问我在上海的情况,关心我有没有遇到困难,还说随时提供帮助。困难时有人这么关心我,让我特别感动。
我意识到平日里维系这些关系很重要,往后对于这种慰问一定要好好维护,毕竟真心对自己好的人不多,要懂得珍惜这份情谊。
抗疫感悟
隔离期间,我参加了小区消杀志愿者,也算提前熟悉了公司推出的消杀业务。工作两天后,我负责消杀的楼栋3楼有户人家确诊,我一下愣住了,赶紧回想当时防护服有没有穿好。
看到像老王为老人送菜、众多邻居携手帮助这样的事,我明白疫情虽然可怕,但大家团结起来力量无穷。一位大佬说疫情是机会,消极的人会自暴自弃,积极的人会寻找生机,我也要努力在困境中找到前行方向。
大家在疫情封控期间有过像我这样的经历吗?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能引起你的共鸣,就请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