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时代来临
近期,高阶智驾向低价车型普及,“智驾平权”成行业热词。地平线透露2025年起助力超100款中高阶智驾车型上市,年内出货或破百万规模。这意味着越来越多消费者有望以较低成本体验智能驾驶,全民智驾时代渐行渐近,智能驾驶不再是高端车型专属。
此前,智能驾驶多应用于高端车型,价格门槛高。如今“智驾平权”让更多普通消费者受益,市场对智能驾驶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智能驾驶成购车关键
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表示,智能驾驶加速普及,未来将成购车标配,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当下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需求提升,智能驾驶成为新车重要卖点。一些配备高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更易获取消费者青睐。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智能驾驶功能将更强大、稳定。未来购车,消费者除了看价格、外观,智能驾驶水平或成关键考量因素。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指出,市场虽概念多,但真正应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并获良好体验的车企少。很多车企宣传智能驾驶功能强大,实际使用中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消费者期望。
智能驾驶技术高度依赖大数据、算法和传感器等,需持续投入研发和测试。部分车企技术积累不足,只能炒作概念,距离为用户提供优质智能驾驶体验还有很长路要走。
全民智驾初露头角
比亚迪天神之眼C系统面向普通家用车市场,价格7万到20万元。它是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的关键,打破智能驾驶价格壁垒,让更多消费者接触这项技术。自发布后,吸引大量消费者进店咨询。
以往智能驾驶功能车型售价高,普通家庭难承受。比亚迪此举促使更多车企关注中低端市场智能驾驶布局,有望加速智能驾驶普及。
高阶智驾定义模糊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于骞认为,“高阶智驾”定义模糊,会随时间变化。如今上NOA算高阶,未来可能L3、L4才算。这导致市场对高阶智驾认知混乱,消费者难以判断各车型智能驾驶水平。
不同车企对高阶智驾界定标准不同,宣传易误导消费者。统一高阶智驾定义和标准,对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十分重要。
回归用户需求本质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智驾发展应以用户需求为主。目前智驾行业多是宣传,为用户创造实际价值较少。苏箐称应做正确产品,解决实际问题。
技术变革需长期积累才能突破,车企应专注研发,提升智能驾驶安全性和实用性。只有满足用户真正需求,智能驾驶才能赢得市场。
在你看来,未来几年智能驾驶能否真正成为全民标配?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也别忘记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