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新起点
过去半年,短视频分享平台快手成了舆论焦点。早些年它还是视频编辑工具,宿华加入后开始向短视频分享平台转型。当时,快手大力改变首页推荐流机制,这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拉开了与传统模式竞争的序幕。
转型后的快手以一种新姿态进入市场,新机制的推行对流量分配和用户体验都产生了影响。宿华大胆的决策让快手走上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也注定会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定位普通人
快手新公司确定了服务普通人的平台定位。公司认为明星和网红吸引了太多资源,三、四、五线城镇的普通人缺少记录和分享生活的地方。这种独特定位在互联网行业是一股“清流”。
它为更多普通人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机会。像一些普通劳动者能在快手上分享工作和生活点滴,获得了关注和认可,让快手成为区别于其他以明星网红为主导平台的存在。
简洁界面理念
快手界面简洁,公司管理层称这样能让所有人包括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即开即用”。与设计复杂、功能繁多的应用相比,快手简单直接的风格让很多用户能轻松上手。
这种设计理念反映了快手服务普通大众的初心。例如一些农村用户,从未接触过复杂社交软件,却能很快熟悉快手操作,这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增加了潜在用户群体。
标签取舍策略
快手放弃为视频打“快手”标签,认为用户作品版权不属于平台。这一做法在行业内较为少见,多数平台会强调自家标签以增强品牌曝光。
但在宿华看来,这是对用户版权的尊重。然而这种做法也有两面性,视频外流到其他平台时虽没有快手标识,但也为平台传播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内容传播更关注本身而非平台标志。
商业发展步伐
目前快手直播收入流水很高,但宿华强调快手不是直播平台。此外,快手即将上线信息流广告,希望借此实现大规模盈利。这一商业化动作在行业内并不新颖,却是快手发展的关键一步。
信息流广告与直播收入成为快手两个重要商业方向。这需要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用户反感,但若成功实施将为平台带来可观收益,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审美引导之难
宿华希望平台对用户有审美的引导,可这是琐碎且缓慢的工作。尽管快手为普通人提供了舞台,但部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平台加强管理。
比如一些低俗、博眼球的视频时有出现。平台需在鼓励用户创作自由的同时,进行有效监管和引导。这不仅关系到平台形象,也影响到能否真正帮助用户成长,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看完这些,你认为快手在商业化和内容引导之间,应该更侧重哪方面?觉得本文有价值就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