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引海外流量
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已有一周,这场来自中美人民的“大对账”引发诸多关注。北京时间1月20日1时30分左右,TikTok称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达成一致,正在恢复相关服务。这次用户的迁移,意外给小红书带来了“海外流量”,让这个平台变得更加热闹,不同国家的用户在此交流,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金融机构积极入局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加入这波对话热潮。1月14日,“东方财富”粉丝过万账号发布图文笔记,幽默喊外国朋友把“西方钱”送来,下方评论还有多家机构英文互动。招行发布图文,介绍外币兑换等业务;广发证券发6条双语笔记,讲解A股开户和购买;兴业信用卡中心自称“PandaBank”,宣传熊猫主题卡;平安信用卡中心用虚拟IP“安可”互动。
银行积极自我推介
据不完全统计,多家银行加入双语内容发布行列。宁波银行、民生银行信用卡、广发银行信用卡等账户纷纷自我推介。目前已有超4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入驻小红书,招行粉丝数达45.4万,大幅领先。银行旗下信用卡中心更加活跃,部分卡中心粉丝量还实现反超,在平台上形成一股金融宣传风。
营销目标倾向国内
虽说笔记是英文推介,但从互动情况看,目标或还是国内客户。部分银行笔记的遣词造句是“Chinglish”,评论区多为国内IP网友。一家银行品宣负责人表示,没指望真通过此方式获客,主要是“蹭热点”提升关注度,此番话题营销重点是面向国内客户做品牌宣传。
平台互动方式多样
银行在小红书的互动形式丰富。小红书账号多使用IP形象,像招行的“小招猫”,平安信用卡的“安可”。笔记多为漫画,记录“生活碎碎念”,与银行相关的主要是品宣、消保、投教、产品指南等内容。这种多样的互动方式,能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与用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布局平台看重用户
谈及在小红书布局的原因,宁波银行办公室副主任周炜表示,从做业务视角看,小红书用户是优质客户群体。金融机构积极“抢滩”小红书,即使此次“海外流量”是意外,也想借此机会深耕这个平台,挖掘更多的商业机会,拓展自身业务。
你觉得金融机构在小红书的这种营销方式,能在未来带来实际的业务增长吗?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看法,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