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中介诱客手段
“代理退保黑中介”藏身网络平台,用“高额退款”当诱饵吸引消费者。他们在网店发布“成功退保案例”,有保险公司退款短信和客户答谢短信等,让消费者误以为其能力很强,从而降低警惕性选择相信他们,落入陷阱。
为加大接单量,这些黑中介不遗余力地吹嘘。还声称消费者只要配合,“证据都可以做”,比如找保险公司业务员聊天,故意引导对方说出不利陈述,以此为后续退保制造所谓证据。
恶意“闹退”手段
黑中介拿到“把柄”后,就会开始恶意“闹退”。他们通过聚众投诉、反复投诉等方式向金融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施压,逼迫保险公司全额退保。这种方式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
为了增大“闹退”的成功率,他们甚至还会“重金”收买保险公司离职业务员当“内鬼”。这些离职业务员诱导之前接待的客户要求退保,并指导客户获取对保险公司不利的证据,使得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的压力。
消费者受骗案例
有消费者郭女士向“易达在线”平台缴纳4988元代理退保手续费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平台了。她原本是希望能多退保费,却没想到遭遇诈骗,不仅没退回保费,还损失了手续费。
广州一名消费者通过“代理全额退保”微信号委托办理业务,对方号称“7天成功办理100%退保”。消费者轻信了他们,结果可能也陷入了陷阱,面临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个人信息风险
“代理退保”人员通过“索要抵押”“业务需要”等名目,拿走消费者的保险合同、身份证、银行卡、实名制手机卡等重要信息资料。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或利用,消费者将面临巨大风险,可能遭遇各种诈骗。
部分消费者想终止业务时,还会遭到“代理退保”人员的威胁。他们堵门胁迫消费者配合“闹退”赚钱,完全罔顾消费者的意愿和利益,让消费者处于恐惧和不安之中。
金融诈骗隐患
部分“代理退保”人员会诱骗、怂恿消费者用退回的保金购买虚假“高收益金融产品”。他们利用消费者对高收益的追求,骗取钱财,导致消费者不仅失去了保险保障,还遭受了财产损失。
“代理退保”的影响范围在扩大。一名资深保险从业者称,“代理退保”从人身保险领域向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领域迅速蔓延,这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都可能产生威胁。
行业改进空间
“代理退保”乱象屡禁不止,反映出保险行业在保障消费者利益方面存在不足。保险公司或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过错,这使得消费者对保险产生不信任,给了黑中介可乘之机。
专家认为保险行业在消费者教育方面也需要改进。消费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容易被黑中介的虚假宣传所迷惑。如果能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类乱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