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抖音
我从过年前开始玩抖音,怀揣着憧憬与期待。今年元旦发了第一个视频,满心以为能像别人那样一举成功,毕竟都说第一个视频火的概率大。结果却石沉大海,太丢人就给删了。当时特别失落,感觉自己出师不利。
那时看到很多人玩抖音火了,心里痒痒的,想着自己也能走上这条路。虽然现在看起来两千粉丝不算多,但在当时这是起点,充满了未知与希望。
模仿尝试
看到有人发小爱同学视频点赞几百万,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以为能靠音箱视频一夜走红,第二天就能有几万粉丝。朋友们也时不时分享同类火的视频给我看,仿佛成功就在眼前。
满怀期待拍了相关视频,可结果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火起来。但我没灰心,继续在模仿的路上摸索,觉得可能是自己哪里没做好,继续找方向。
创意检验
上大学时和朋友做过「不想红工作室」,现在重新开张。有新点子就换着说法拍两三个传上去,把抖音当成 AB Test 工具,看哪个更受欢迎,哪个点赞更多。
通过这样的尝试,我渐渐了解了抖音用户更喜欢的表达。就像做实验一样,一点点总结经验。我还和做影视行业的朋友说,他们写剧本也能这样测一测。
算法偏见
不了解抖音的时候,对推荐算法有很多先入为主的偏见。觉得官方推荐热门,老作品就会沉底,火过的视频很快就没流量增长了。
然而实践发现并非如此,我有个视频过了几周意外成了热门。而且作品多了就发觉,有时这条火有时那条火,还会出现一个月前的作品又火起来的情况。
发布时间
有人分析说用户活跃时间在白天,晚上发视频火不了。但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晚上十点到十一点发的,也会有不错的数据。
当然,也有人反驳说想获百万点赞必须白天发。但对我来说,时间不是绝对因素,关键还是内容。所以我没有太纠结发布时间,更注重内容创作。
回归本质
粉丝涨到一千的时候,我觉得与其费尽心思揣摩算法,不如好好做内容。内容做好了,即使一时不被推荐,但坚持产出好内容,总会被发现。
当技巧没效果时,我相信大力能出奇迹。最近发的两条视频数据不错,带来几千赞和每天三四百个粉丝。我深知回归内容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