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大战开端
当新浪微博用户数冲破5000万,互联网世界的微博大战硝烟弥漫。张朝阳敏锐捕捉到时代风向,果断决策微博业务投入无上限。这一决策在当时轰动一时,他试图通过此举将搜狐微博打造成搜狐Web2.0时代的战略利器。搜狐上下都对微博业务充满期待,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彼时互联网平台纷纷发力微博,无数用户的注意力都被卷入这场微博热潮。大家都在猜测,搜狐微博是否能凭借张朝阳的魄力与决心,在微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与已有先发优势的新浪等一较高下。
搜狐微博特色
搜狐微博选择将娱乐性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这一策略试图独辟蹊径。依靠自家博客、视频、娱乐等多元业务的整合,搜狐期待形成矩阵优势。事实证明,短期内策略取得一定效果,搜狐微博增长率超过了新浪微博。
例如在热门综艺宣传、明星互动等方面,搜狐微博凭借娱乐资源吸引不少用户关注。但这只是刚开始,如何保持优势、深挖用户喜好,成了搜狐微博接下来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用户粘性难题
张朝阳身体力行督战,可仅靠短期卖点很难长久吸引用户。用户粘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搜狐微博并没有找到好办法。热闹一阵子后,用户活跃度下降,难以动摇新浪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微博市场竞争激烈,用户选择众多。新热点层出不穷,用户注意力转移迅速。若不能持续提供有价值内容、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就难以留住用户,搜狐微博在这方面显然应对不足。
与网易对比劣势
搜狐微博和网易微博都是后来者,初期大量用户靠转化现有业务。不过网易有过亿邮箱用户,还有多款热门收费游戏作支撑。这让网易在账户体系上有强大韧性。
相比之下,搜狐旗下热门产品如搜狐视频、搜狗输入法等,很难培养用户登陆习惯。门户网站竞争力减退、用户老化问题严重,使得搜狐微博整体发展愈发艰难,显得十分颓唐。
自身业务协同困境
搜狐旗下博客、校友录、社区等业务竞争力有限,为微博业务带来的协同效应不大。虽然微博与视频结合推出视频空间并尝试SNS化,且打通与三大微博平台互通,但结果是搜狐视频变好了,微博却更落寞。
就像一群各自为战的士兵,虽都在搜狐旗下,却没能发挥出应有的合力,微博业务无法从其他业务中获得足够助力,发展越来越受限制。
突围之路渺茫
腾讯默认微信的头牌地位后放弃微博业务影响不大。网易有赚钱的游戏和轻博客产品兜底。而搜狐只能靠其他业务带动微博突围。
然而搜狐视频遭遇版权、审查风波,搜狗业务被投资人看低,加上公司执行力和部门协同问题,突围策略见效可能性不大。而且搜狐若不清楚微博业务的价值和意义,即便坚持下去也可能徒劳无功。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你觉得搜狐微博还有逆袭的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