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供给定差异
前小红书员工暮雨称,社区内容平台只是产品容器,内容供给才是造成差异化的关键。然而实际中,小红书商业情况不一,部分商家、服务商发展很好,但也有不少商家反馈交易数据差、出问题无人解决,这凸显了小红书内容与商业融合面临挑战,需要更精准的内容匹配和服务体系。
买手角色定位
在小红书电商发展早期,买手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连接品牌方和消费者的“中立导购”。平台希望买手凭借个人特色从社区中成长起来,而非依靠平台堆砌资源。像方昭这样最早响应做买手直播的博主认为,能和商家深度链接、有审美且会做内容的博主更适合在小红书做直播。
明星买手博弈
业内人士指出,明星买手虽不是小红书核心买手群体,但凭借自身用户号召力和市场效应“打头阵”。不过,明星买手面临着直播收益与“不吆喝”体面的博弈。而且,这种模式对买手的用户影响力、场景掌控力和成本收益都有较大考验。
生活方式电商
仅围绕买手构建电商体系天花板有限,于是一年后小红书提出做“生活方式电商”。除流量规模不如抖音快手外,商家还担心自身产品或经营理念与小红书的适配度。在小红书,商家要找准“地”,即产品对应的需求痛点或使用场景,丰富多元的商家才能诞生更多交易场景。
商业化服务差异
小红书和抖音在商业化服务上差异明显。字节会主动向商家解释商业化产品的使用和广告投放等,而小红书希望服务商有多元能力,直接参与生态共建。比如小红书会找能对接工厂的服务商共创,推出平台试水品牌。
服务商引入契机
从生态发展看,小红书电商到了大规模引入服务商的时候。抖音电商运营体系完善,服务商价值降低,部分服务商有迁移到小红书的可能性。而小红书正处于电商快速发展阶段,急需服务商的加入。
大家觉得小红书未来在平衡买手、商家和服务商方面,会采取什么样的新策略?赶紧点赞分享本文并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