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两面争议
不少人两年前因《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里的中国农村》下载了快手。此后,公众对快手质疑不断,觉得它靠引发观众猎奇来贩卖流量。但CEO宿华期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被世界看到」,这和「算法没有价值观」有相似意味。这一矛盾揭示了快手面临的复杂处境。
有人认为快手上存在很多“低俗”内容,大部分城里人对此嗤之以鼻。然而快手也让许多普通人有了展示的平台,数以万计的农村用户在快手上分享生活点滴,其发展走向与背后争议值得深思。
抖音的发展野心
抖音从一开始就有成为小视频社交中心的野心,这也使其遭到了微博的猛烈打压。收购muscial.ly后,音乐类表演内容成为一时主流,最初“让崇拜从这里开始”的口号也推动它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
抖音打造精致的内容生态,许多明星纷纷入驻,这使得它的用户流量居高不下。广告主也看中了它的市场潜力。比如,数据显示抖音广告营收逐年递增,在短视频广告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不同人群视角差异
“只有在北京五环内的人才会说这(农村用户)是下沉人群”,拼多多CEO黄铮这句话揭示了用户视角的差异。抖音更倾向于吸引追求精致内容与时尚潮流的用户,而快手则在农村用户群体中受欢迎。
用户对两者的态度也大不相同,有的用户觉得抖音高端时尚,符合时代潮流;而另一些用户则偏好快手的接地气与原生态。这反映出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
表达权利的追问
原生态视频可以当作田野调查。从一些视频能看出,明星有巨大流量,却有时渴望完整表达机会,而广大底层群众的表达欲望和权利去向何处值得思考。
社交媒体虽提供了表达空间,但在展示机会方面差距巨大。用户在对比明星丰富表达后,面对自身苍白内容可能缺乏上传信心。这削弱了普通人的表达热情,怎样保障他们的表达权利是一大问题。
微博小视频问题
微博上曾有全民参与的小视频如「陈意涵 - 我穿梭在XXX」,但微博故事也存在不足,核心问题是小透明被关注的可能性小。比如微博故事的流量大多集中在明星和大V身上。
微博现阶段的价值观似乎是「能为平台带来大流量的内容才值得被关注」。它若在微博故事插广告,不能只学抖音皮毛,要明确活跃消费用户是谁以及他们想成为谁。
小视频未来展望
小视频适合没有文字和图片输出能力的用户。但微博把微博故事仅当营收工具,放弃其进攻属性非常可惜。它应利用资源优势,为更多用户提供展示机会。
抖音和快手可能会像广告主眼中的京东与拼多多,各有其市场定位。未来小视频平台竞争会更激烈,如何平衡流量、内容与用户权益,是每个平台都要解决的课题。
你更看好哪个短视频平台未来的发展?不妨在评论区留言,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