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刷量现象早已不是秘密,南方周末报道营销公司微博转发报价15元100次,热搜按不同排名明码标价。这公开的刷量行为,让微博这个本应是大众获取真实热点的平台,蒙上了厚厚的灰。用户本以为展现的是大众喜好和社会热点,实际却是金钱操纵的结果。
微博刷量行为无底线
一些营销公司公然报价刷微博转发,100次只要15元。还有群内链接直接导向代刷网站,涵盖四十多种业务。这种刷量行为泛滥,严重破坏了微博生态的公正性。在微博上,原本大家期待的是真实的热度反应。但如今大量刷量交易的存在,使得真正有价值的话题可能被淹没,热度也不再代表真实的关注度。
这种行为也损害了众多用户的权益。那些用心做内容、希望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关注的博主、媒体或者普通用户,被这些刷量账号抢走了流量和关注,努力变得不再被尊重。
热搜售卖黑幕
热搜排名也被明码标价,不同排名价位不同。而且接近微博销售的业内人士表示,从第三位到第六位有商业售卖情况。词条旁边还有蓝色“荐”字显示广告,这说明微博热搜存在人为操控。热搜本应是大众关注度最高话题的体现,如果可以花钱买到排名,那热搜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这也让大众对微博的信任度降低,用户搞不清热搜到底是大众真实兴趣所致,还是资本的力量推动。长此以往,微博热搜的公信力将不断丧失,最终可能失去大量用户。
微博广告营销颓势
微博2019年财报显示广告和营销业务增长缓慢,仅2%的增长幅度。虽有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减少广告投放的原因,但团队自身用户变现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广告和营销是微博的支柱业务,这样缓慢的增长反映出微博在商业运营上存在很大问题。
以前微博主要靠第三方机构、阿里巴巴、新浪及其相关机构的广告和营销收入。如果不改变当前的运营和盈利模式,微博在未来将面临更大的营收压力,而随着用户增速放缓,局面会更加严峻。
微博的业务扩展惨败
微博在短视频领域的尝试可谓失败。2018年开始发力短视频,上线各种产品都没能激起多大水花。在直播领域也不顺利,2020年Q1增值服务营收同比下降17%。微博虽然有大量用户,但却不能很好利用这些用户资源进行业务拓展。
与新兴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竞争失败,意味着微博在多元化业务布局上存在严重问题。如果一味地守着原来的广告营销模式,未来发展不容乐观。
微博整改后的未知局势
微博热搜停更,重新开更后可能带来社交媒体江湖秩序的重组。资本、公权力、民意在微博热搜的构成因素里权重将会改变。虽说现在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但必然是一次重新洗牌。如果微博不能在整改中平衡好这几种因素,很可能走向下坡路。
从当前局势看,微博面临着业务内部调整和外部竞争双重压力,热搜的未来发展模式极为重要,将影响微博整个的生态。
微博未来的艰难前行
微博目前还是依赖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商业化运转。在绿洲事件公告之后,也没有看到微博在商业化方面更多新的探索路径。即将面临的新挑战众多,既要提升用户变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下重新赢得用户信任,又要调整业务结构。
微博未来能否突破困境,重拾以往的辉煌?它是否能够在新环境下改变目前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手段?这些都是微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微博想走出困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