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艰难
今年元旦,我怀着很大期待发了第一条抖音视频,听人说首条视频火的可能性大。可这条视频却石沉大海,一点反响都没有,放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实在丢人,就把它删了。两千粉丝比起那些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号,看上去少得可怜,但这可是我从年初努力到现在的成果呀。
模仿尝试
看到有人发小爱同学的视频收获几百万点赞,我满心期待自己也能靠这类视频一夜崛起,想着第二天就能有几万粉丝。朋友们知道我发这类视频后,还时不时分享类似的热门视频给我,鼓励我加油。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跟风拍了不少发音箱的视频。
创意试验
上大学时和朋友搞过“不想红工作室”,现在重新开张。有了新点子,我就换着不同说法拍两三个视频传上去。把抖音当成 AB Test 工具,看哪个视频点赞多,就留下哪个,不行的就删掉。慢慢地我就摸出了抖音用户喜欢的表达方法。我还跟做影视行业的朋友说,他们写剧本也能这么快速测试。
算法误解
一开始我对抖音推荐算法有偏见,觉得官方推的都是热门新视频,老作品肯定沉底。有个视频开始时点赞寥寥,两三天后播放量也不涨了。可没想到过了几周,它突然成了热门,几天就有一万赞。视频发多了,就发现有时候这条火,有时候那条火,还常有几个月前的作品突然爆火。
时间误区
有人分析几万条热门视频后得出用户白天活跃,晚上发视频火不了。但我大部分作品都是晚上十点到十一点发的,也有不错的数据。虽说想获得百万千万点赞或许白天发更好,可对我来说,也不能完全迷信这个时间规律。说到底,不能只盯着时间点,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内容上。
内容为王
粉丝到一千时,我想与其费尽心思揣测算法,不如好好做内容。内容好,就算短期内不被推荐,持续产出佳作,总会被看到。最近发的两条视频数据不错,几千赞还连续几天每天带来三四百个粉丝。还有个跟“放个屁”有关的视频,不同表现有了不同结果。前几天有人找我发广告,我还很纳闷为啥找粉丝这么少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