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刷量成风
直播行业火爆,刷数据现象却泛滥成灾。业内人士透露,刷人气、刷量都可操作。某直播平台技术运营王凯的KPI就是“优化”直播间人数。刷量公司负责人直言,运营涨粉模式和官方无差,直播刷量是行业公开秘密,涉及主播、刷量公司和平台官方。
直播市场看似繁荣,实则数据水分大。很多虚假的人气和数据掩盖了真实情况,误导了观众和商家,破坏了行业的健康生态,让整个直播行业陷入一种数据造假的不良风气中。
刷量公司报价
刷量公司的价目表曝光了刷数据背后的经济账。第一家刷量公司快手的价格是,1000个高质量真人活粉180元,需自带作品。而重点关注抖音平台的刷单公司更便宜,涨10000个质量粉仅58元且一小时到账。同时,挂榜直播间人气也可出售,100个人气220元,还能互动。
如此低价就能买到大量粉丝和人气,让很多主播和商家心动。这不仅让数据的真实性荡然无存,也让用心经营直播的从业者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平台数据真实性存疑
知乎网友“张蕊”指出,抖音Dou+早期用户留存和互动率较高,但从2019年初起,官方推荐的粉丝出现僵尸粉,留存率下降。如今市面上刷量团队众多,抖音数据真实性大打折扣。而且抖音新上线的Dou+直播热门业务,即便能导流,留存率也需配合视频运营。
数据真实性关乎平台信誉和用户体验。虚假数据会让商家的推广效果大打折扣,让用户对平台失去信任,长此以往,平台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直播行业的公信力也会降低。
快手推广服务特色
快手的直播推广服务与抖音不同,它按效果计费,进人才扣费。官方提示,中午和晚上直播高峰期,出价越高进人越快。这种模式有其优势,能让主播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成本,在合适的时间获取更多流量。
不过,这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比如主播为了在高峰时段获取流量而恶意提高出价,导致刷量现象更加隐蔽。而且对于一些小主播来说,可能因为资金有限无法在高峰时段获取流量,加剧了行业的不平等。
平台技术操作手段
直播平台运营人员透露操作手段。王凯会从IP代理网站获取IP优化数据,部分平台还自带机器人。平台检索高频率弹幕,安排机器人复制评论,营造热闹氛围。
这种技术操作让直播数据更加失真。机器人的虚假互动不仅欺骗了观众,也让商家难以准确评估营销效果,不利于主播和商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刷量背后的危害
利益驱使下,直播刷量频繁发生,受害的是商家和用户。商家花高价推广,换来的可能是虚假人气,无法真正带来销量。用户则被虚假数据误导,可能购买到质量不佳的商品。
这种割韭菜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直播行业的生态。要让直播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监管,打击刷量行为,让数据回归真实,给商家和用户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