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旅游新趋势为大家带来新奇体验,却也冒出消费陷阱、违规经营等一堆问题。游客权益保障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下面就深入聊聊这些事。
旅游新乱象频出
近日,不少网友通过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倒出苦水。一位网友看到某旅行社抖音直播后下单出游,结果被虚假宣传坑惨,实际情况与宣传天差地别,还被擅自转签给其他旅行社。还有网友投诉某旅行社在小红书等平台注册多个账号,用不同名字拉客,严重欺骗消费者。
网络招徕新套路
直播电商和社交网络普及,让旅游宣传迎来春天,可也催生不少“网络招徕”新套路。比如“打个性体验牌”“搭伴游套路”“合同设陷阱”等。对于一些特定景点、特定体验的个性化旅游需求,由于难在合同明确约定,乱象自然频发。消费者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权益受损。
违法经营行为
中消协律师团律师李斌指出,正常的互联网旅游运营,是有经营许可的旅行社在平台发布真实合理的旅游线路信息。但未取得经营资格的个人或组织发布旅游信息,就是违法经营。这些非法经营行为,给消费者带来极大风险,游客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消费纠纷。
平台责任争议
假如通过网络或社交平台招揽游客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平台是否该担责?李斌律师表示,直播间运营者和短视频制作者要对信息真实性负责。像抖音生活服务平台,从2024年8月起就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10月公布处理结果,说明平台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不少用户仍在平台吐槽低价陷阱、虚假旅行社等问题。
平台管理漏洞
2024年8月,北京消协的旅游消费体验调查指出,社交媒体平台的虚假宣传成旅游消费新问题。小红书、抖音、携程等信息平台存在较大感知价值偏差,其中小红书在旅行社业务账号管理上,没能做好资质公开。这种管理漏洞,让一些不良商家有机可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游客维权建议
李斌建议游客保留好聊天记录及产品展示信息。遇到违约或侵权情况,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监管部门或消协组织投诉。同时增强资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游客只有主动维权,才能让旅游市场更加规范。
大家在旅游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消费陷阱?如果有的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