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服务平台简介
微博粉丝服务平台本质是基于私信机制搭建的沟通企业、媒体、公共服务和粉丝的双向管道。它与微信订阅号、服务号类似,但更多是微博自身产品演化结果。这一平台所有服务都建立在用户主动订阅基础上,让服务更精准。
比如在初期测试时,就备受关注,用户可主动选择感兴趣的企业和内容进行订阅,开启了更个性化的互动模式。
微博产品的“阶级化”特征
后来微博产品迭代有“反微博客”特征。新浪把账户“阶级化”,加V账户与普通账户有区别。同时凭借智能排序、话题等功能,沉淀“更具价值的内容”。信息被差异化处理,部分声音得到强化。
从帐号到内容,“阶级化”十分普遍。例如知名加V博主的发声更容易被看到和传播,普通用户相对较难。
盈利道路与用户诟病
目前微博盈利以展示广告为主,围绕公共信息流尽可能多展示、强展示。这种做法让普通用户认为干扰了信息流通。微博为强化部分信息而滥用私信通知,被用户诟病。
很多用户反映经常收到一些与自己兴趣无关的私信通知,影响使用体验。
粉丝服务平台的优势
粉丝服务平台是在私信体系中的“管道”,更私密。由用户发起订阅,能跟企业直接沟通。微博还严格控制推送频次,让用户更主动。
测试期间,@艺龙旅行网通过这个平台,利用自动回复、客服等功能,解决了大量重复性@提问,维护了公共时间线秩序。
两套体系的形成
若粉丝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微博将有公共时间线与信息服务(私信)两套体系。就像地上河与地下河,各有其作用。
这两套体系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公共时间线提供广泛信息,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互动。
值得探索的变现路径
从企业账户到粉丝服务平台,是明显值得探索的变现路径。它是对大量企业账户的功能补充,虽有人诟病其模仿微信,但本质是自身产品逻辑演化结果。
未来这一平台有望进一步挖掘企业和用户的价值,为微博创造更多盈利点。
大家认为微博粉丝服务平台未来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越微信的同类功能?欢迎评论交流,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记得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