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Q2,快手宣布国内业务提前两季实现单季盈利,经营利润近千万。这一消息看似喜人,但背后真相却令人质疑,财报是否有“水分”?接下来我们深入探究。
盈利表象
2022Q2,快手宣布国内业务实现单季盈利,经营利润达9362.3万元,着实引人关注。这一数据的公布,让很多人对快手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不过这背后是不是有着更为复杂的情况?我们不能仅从这光鲜的数据就盲目乐观。毕竟在商业世界里,财报数据有时候也并不完全能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
财报拆解
此次财报中快手将国内外业务分开披露。这种操作虽表明海外业务是主要亏损源,却让理解快手真实经营状况变得曲折。就像在迷宫里找路,多绕一个弯就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而且2022上半年有38亿未分摊项目,若按营收比例分摊,国内海外业务收支会更清晰。但快手却没这么做,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诸多疑问。
盈利距离
按照快手以往经营情况,2022Q2要实现国内经营利润及EBITDA转正有差距。但公司调整财报数据后能更快达标。这一行为难免让人觉得是为了数据好看而为之。商业盈利本应该是脚踏实地,靠真正的业务增长,而不是在财务数据上做文章。这不禁让人怀疑快手盈利的真实性有几分。
蓝图之困
快手此前一直画着“烧钱换增长、战略亏损换未来”的蓝图。此前2021年纸面亏损超780亿,高居亏损榜榜首。2022Q2突然提前盈利就显得有些戏剧性。从巨亏到盈利转变如此之快,让人难以相信这背后没有一些人为操控的因素。到底是业务真的有了质的飞跃,还是另有隐情,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
营收支撑
从营收支撑业务看,线上营销服务等表现存问题。2021下半年起,互联网广告受冲击,腾讯广告收入都下降了18%。快手广告加载率也有提升空间,且部分内循环电商广告算入营销服务解释了电商营收拉升不明显问题。也就是说,快手的营收增长可能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稳健,其营收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事件影响
虽然无法拆分周杰伦带来收益,但数据波动期大事件就是他,可见他带来收益可观。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增长也不错。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快手的流量和活跃度,可这是否能持续推动快手的盈利增长,还是个未知数。它们只是一时的刺激,还是能成为快手持续发展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大家觉得快手这种盈利方式能否持续发展下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觉得文章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