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辛巴张雨绮#登上热搜,带货补贴事件引发关注,直播带货行业背后乱象与升级问题再次被摆在台前。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
头部流量翻车:9月2日,辛巴提及6月和张雨绮合作快手直播,为手机补贴了1200万。头部主播此类事件频发,像鼓动消费者退货也不少见,损害商家利益。这不仅让大众对头部主播信誉产生怀疑,也暴露行业定价和利润分配的混乱。
带货大盘现状:行业热潮看似火热,实际带货大盘没预想那么大。商家和中腰部主播合作如同交学费,难以判断粉丝质量。一家做快消品的商家和中腰部主播合作,投入大量推广费用,最后销量寥寥,还不知粉丝真假。可见行业繁荣表象下,商家面临诸多难题。
主播收入模式:代播机构的主播按小时付费,一般300元/时。这一价格体系相对固定,但不同能力、知名度的主播收入差距不大。这使得优秀主播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限制主播提升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品牌营销风险:即便和头部主播合作,也并非营销一劳永逸。品牌可能因头部主播的负面事件受牵连,而且头部主播费用高,品牌投放成本大。某知名化妆品品牌和一位头部主播合作后,销量短期内有提升,但后期品牌利润并未显著增长。
平台入局挑战:多家内容平台入局直播带货,重视程度提高。但各平台对直播电商运营理解和玩法不同,商家不知如何适应。新品牌在不同平台要重新摸索运营策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制约直播带货行业在多平台的高效发展。
行业升级方向:直播电商下半场专业化升级重要。淘宝直播总经理俞峰强调此点,而赵圆圆认为需行业自律,核心MCN机构结盟。源点互动MCN做一场品牌专场带货需15人团队,表明直播考验团队协作。“交个朋友”做供应链能力输出,提升行业专业度。
面对直播带货行业复杂现状,大家觉得未来哪种升级方式能让行业更健康发展?欢迎评论互动,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