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电商直播迅猛发展,大家都在谈论着各种思维的转变,但很多人的思维转变却跟不上这个快节奏。订阅思维到算法思维转变的难度,以及过度重视粉丝数量的弊端,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矛盾点。
图文思维到视频思维
曾经图文思维主导网络信息传播。过去人们看文章、看图片获取资讯,但现在视频抢占了大量市场。在各大社交平台,视频时长占据用户使用时长的比例大幅增加。例如抖音的爆火,许多年轻人随时随地刷短视频,从搞笑娱乐到知识科普,视频涵盖了所有类型。这说明大众阅读习惯已向视频倾斜,市场营销也随之改变,产品推广更多用视频展示产品功能等。
而视频思维还体现在视频质量和创意上。就像那些知名的视频博主,李子柒以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视频吸引了国内外大量观众。他们深入挖掘视频内容的独特性,与观众建立强烈情感连接,满足观众在视觉与情感上的需求。
订阅思维到算法思维
订阅思维长时间深入人心。很多自媒体博主拼命追求粉丝数量,把粉丝数视为成功关键,仿佛那是衡量影响力和价值的终极标准。比如某些微博大V,靠早期积累大量粉丝然后商业变现。然而算法思维开始打破这种模式。以抖音算法为例,它不看你是否有众多粉丝,只要内容符合算法推荐逻辑,就会推荐给大量潜在用户。
现如今算法思维下,内容的实时性和创新性更为重要。用户不断被新的热门内容吸引,创作者必须持续产出新鲜内容,今天流行的内容形式明天可能就被取代。像一些娱乐八卦账号,必须时刻紧跟热点,否则很快就会被遗忘。
电商直播中的小团队与大团队
在电商直播界,小淘客团队与大淘客团队运作模式有很大不同。小淘客团队小而精,5 - 10人就能运营30 - 50个号,这种模式比较灵活。比如一些小众产品的推荐小团队,他们更专注于特定受众。而大淘客团队规模相当惊人,80个人运营1200个账号。例如某些大型连锁企业旗下的淘客团队。
不过大团队也面临挑战,账号过多管理难度加大,还会有被封禁废号的风险。大团队运营不当可能会被高昂的人力成本拖垮,而小团队若没有好的发展方向可能会一直维持小范围运营难以做大做强。
不同平台的用户群体
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用户有明显区别。淘宝直播多吸引有购物需求人群,尤其是双十一时期。像薇娅、李佳琦的粉丝,很多是追求品质生活又爱囤货的年轻人。他们的直播间商品种类丰富,高中低端齐全。抖音用户覆盖面广,年龄跨度大,内容娱乐性较强。很多抖音淘客通过有趣的短视频吸引用户然后带货。
快手用户以老铁文化著称。许多土生土长的乡村或者小城市居民喜欢看快手直播。例如辛巴的粉丝中大部分是认同这种老铁文化的人,快手直播带货多强调自家工厂直销,主打低价吸引这群比较注重性价比的用户。
内容电商与直播电商的差异
内容电商阶段是相对宽松的模式。博主只要有自己独特内容就可以生存。拿美食博主来说,他们分享美食制作,不同风格博主都有自己受众,用户可以按喜好挑选。而直播电商就有了更多竞争压力。像双十一期间,薇娅、李佳琦独占大量用户注意力,其他主播只能争狭缝市场。
直播电商对主播要求更高,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吸引住用户。在这个阶段新手主播要脱颖而出需要有特别的吸引点,例如超级低价的产品或是独特的直播风格,不然很难在头部主播的阴影下生存。
平台的策略调整
最初淘宝直播靠薇娅、李佳琦树标杆打造风口形象。当这一目的达成后,就需要改变策略优化主播生态。目前很多中小品牌商家很少有机会在淘宝直播大展身手。平台未来要发展就不能只靠几个头部主播。而像2020年新榜大会,抖音、快手、淘宝直播主事人到场分享规划。这表明各平台都在思考新阶段该如何调整。
抖音可能在算法上进一步优化推荐更精准的直播内容。快手或许继续发扬老铁文化并尝试开拓高端产品市场。这都是平台为适应新阶段发展做出的战略调整。
你认同直播电商中小主播还有崛起的机会吗?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