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当下的互联网竞争格局中有着独特的现象。微博CEO王高飞谈及疫情对广告业务影响,这是个值得深思的点。疫情下品牌广告影响小,效果广告上半年受冲击,背后涉及众多领域的客户变动。这让人对微博广告业务充满好奇与担忧。
效果广告的调整
微博2020年对效果广告做了大调整。之前效果广告客户集中于线下中小企业等。如在某城市,很多线下小商家之前常选微博效果广告,疫情冲击后预算锐减。如今微博向游戏、教育、电商倾斜。像一些新兴的教育线上平台,在微博的广告投放量有所增加。
这种调整是应对危机的举措。从数据看,之前依赖线下的效果广告市场份额在萎缩。而新的垂类广告市场有着很大的潜力。比如电商旺季时,微博在电商类效果广告的投放就有明显增长。
品牌广告的现状
微博的品牌广告业务处境不易。短视频、直播平台推出新广告形式,品效合一。在一些热门城市,越来越多的品牌主开始将预算投向这些新形式。微博品牌广告面临着被分流的局面,广告投放量也在萎缩。
许多品牌在对比后,发现微博传统的文字和图片形式不能像短视频那样直观地展示产品。例如某美妆品牌,以前微博是主要投放地,现在大幅削减微博投入,转投有直播卖货形式的平台。
同行的革新冲击
2020年第三季度同行革新突显。抖音日活破6亿展示强大用户吸引力;快手品牌升级提升竞争力;小红书视频号来袭抢夺用户和广告主;B站开放营销投放也在争利。这些都让微博压力倍增。
微博的形式略显僵化,涨粉困难。对比小红书以图片、视频吸引用户。微博单纯依靠明星网红推荐广告的形式似乎有些单薄。比如某年轻群体,更倾向于去小红书找好物分享,而非微博。
感受竞争压力
在竞争方面,微博此次直言受到短视频平台的压力。特别是在服务中小企业客户上。对方短视频形式更受企业青睐。微博虽看到优势,但想专注广告算法优化。
可能未来游戏行业品牌客户的预算获取对微博很关键。在一些市场交流会上,能明显感到微博针对竞争的焦虑,毕竟对手都在迅速扩张。
激励创作者体系
微博形成内容流量分成体系。2020年将让11万内容作者获得2.1亿广告分成,同比翻番。这是微博想吸引创作者,提升内容质量的手段。
有创作者表示,这种分成激励确实能增加创作热情。但是否能让微博内容质量有质变,还得看执行情况。一些优质创作者期待能在微博做出更多高品质内容。
微博的生态危机
从财务看营收增速变缓。表面广告收入下降,实际是生态竞争力不足。与抖音、快手的营收目标对比差距大。像抖音、快手不断调高目标,微博却在原地踏步。
内部员工称新产品停留在2018年。微博缺乏做独立产品的基因。若长此以往,微博在互联网竞争中地位堪忧。
大家觉得微博在这样的困境下,还来得及做出改变翻身吗?希望大家评论互动,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