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网店的信誉看似由交易量、好评数等堆砌,但刷单现象严重歪曲了这一事实,而株洲谭某等人的案例就是一记警钟。
株洲的刷单公司运营模式
谭某等人在2018年开始涉足电商相关业务。在株洲芦淞区沿江中路租下房屋成立工作室。最初是简单的网店代运营,不久就走向了刷单的歪路。从购买“卡盟猫”刷单平台,组织员工刷,到成立公司后利用“熊猫岛”刷单平台进行公司化运营,这其中有着明晰的操作流程。他们内部分工明确,外宣部招募商家和刷手,客服部审核信息,商家先垫付款项,刷手按要求刷单,最后财务部转账返款,做得像模像样,实则违法。
这种操作,在众多类似的刷单公司中极具代表性。他们利用了部分商家急于提高店铺数据的心,和一些人想要兼职赚钱的心理。
公司资金链断裂的背后
谭某、杨某、方某将公司运营和个人消费混为一谈。靠着刷单获得的非法利益,他们购买豪车,过度消费。这看似风光无限的消费背后,是一颗摇摇欲坠的“定时炸弹”。由于肆意妄为的消费,公司资金链断裂。原本看似稳定的刷单“盈利”模式,在过度消费的裹挟下支离破碎。这是他们自身的贪婪所致。
而这个结果,苦了那些被骗的商家和刷手。总共欠他们100万无法返现。这些商家和刷手,或许是认为找到了一条提高店铺层级或者赚取外快的途径,却未曾料到被卷入这样一场骗局。
刷单的危害
对于消费者来说,刷单行为严重影响他们的购物判断。2018 - 2019年期间,谭某等人刷单次数高达41224次以上,金额超过1300万。当消费者依据这些虚假的交易量和好评量进行购物时,收到的商品往往和预期相差甚远。
对于诚实经营的商家来说,面对这些依靠刷单上升的竞争对手,自己坚守的经营原则反而让自己处于劣势,这是对电商市场公平性的严重打击,破坏了正常的经营和竞争环境。
为何会有刷单现象的猖獗
电商平台的崛起,意味着评价体系和销量变得至关重要。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促进良好经营的同时,也催生了刷单这种畸形的现象。在2018年之后,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的加剧,很多商家看到对手因为高数据而得到更多曝光,便也想走这条“捷径”。
还有大众的从众心理,如果想去一家不熟悉的店,大多数人都会看销售量和评价,于是有的商家就想依靠刷单一蹴而就。这种种因素共同助长了刷单产业的生长。
虚假广告罪的界定
谭某等人所犯下的虚假广告罪并非空穴来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他们为网络电商提供刷单服务,这是明确的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已经触及法律底线。
法院认定他们构成此罪是有据可循的。他们的行为是对法律威严的挑战。他们在电商法规逐渐健全的时候,还公然组织大规模刷单,这必然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树立正确的电商经营理念
电商的发展应该是健康有序的。商家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比如在一些知名电商平台上,那些靠品质和服务生存的大商家,他们就从来不屑于刷单。
消费者也要理性看待好评和销量等数字。不能仅仅依据这些就轻易下单。培养自己识别真假的能力,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刷单产业的发展。
你曾经被刷单现象迷惑过吗?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点赞分享,让更多人清楚认识到刷单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