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师傅打游戏输了一晚上,一怒之下买挂爽了一把,这事听起来就很疯狂。但更疯狂的是,游戏外挂背后竟暗藏暴利产业,这背后的利益纠葛和道德争议很值得深挖。
游戏外挂的使用场景
在很多热门游戏里,外挂屡禁不止。比如说在《绝地求生》的对局中,经常能听到玩家抱怨遇到外挂。还有《王者荣耀》,排位赛里遇到外挂玩家,正常玩家的游戏体验会极差。很多时候,玩家自身技术不过关,又想快速提升等级或者在游戏里获胜,就会选择使用外挂。像老师傅这种情况,输急眼了就想到用挂来找回场子,这反映出了部分玩家对待游戏外挂扭曲的态度。在游戏世界中,外挂已经对正常游戏环境造成了严重干扰。
那些找外挂的人总能在一些平台轻易找到满足需求的外挂。就像老师傅找的那个平台,自助下单很方便,甚至还有直播外挂。这足以看出外挂销售市场的猖獗。
外挂产业链结构
游戏外挂有着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从外挂研发团队开始。外挂研发团队相当于这个产业链的源头。他们编写外挂的核心代码,掌握着关键技术。然后就是外挂代理,包括各级别的代理商。总代理会去拿下包销权,然后分给下面的各级下属代理。像有些人只要花100元就可以加盟分站成为分销,有了自己的卡盟平台。
最后在这条产业链终端的就是那些经销商,也就是外挂贩子。他们面向广大消费者售卖外挂。这个产业链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协作,为了谋取暴利共同发力。
外挂从业者的收入
在这个产业里,不同环节的人收入差异比较大。先看成为普通分销的情况,有人一天能赚两三百元。稍微熟练一点的操作者日入两三千元很正常。还有一些更厉害的在上游的外挂制作和开发团队。2015年成都市那起被破获的外挂案件中,该团伙两年获利近百万元。一个高中没毕业的人,自学外挂编程后在王者峡谷相关外挂制作售卖,收入也不错。这一系列的数据和事例表明,外挂产业里确实有比较可观的收益,尤其是对一些懂得技术并且善于运营的人来说。
外挂对游戏的危害
外挂是游戏的毒瘤。以《绝地求生》为例,恶性外挂通过辅助脚本让正常玩家根本没法玩。如果正常玩家和开外挂的玩家对战,还没开始就已经注定失败,就像直接被外挂玩家补枪成盒。这严重破坏了游戏公平性。对于游戏公司,外挂的出现损害了游戏口碑,影响游戏寿命,造成玩家大量流失。游戏公司耗费大量精力开发的游戏平衡和竞技体系,被外挂轻松打破,导致运营成本上升,收益下降。
长期来看,整个游戏行业的发展也因为外挂变得乌烟瘴气。那些想要在游戏中用实力证明自己的正版玩家纷纷被外挂劝退,影响游戏的健康生态。
外挂产业的灰色属性
在中国,游戏外挂是发展较完善的灰色产业。所谓灰色产业就是处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的产业。从它的运行流程就可以看出其复杂性。它没有在合法的市场体系里光明正大地运作,但是又难以完全杜绝。这里面涉及的制作、代理、售卖环节都游走在政策的边缘。相关部门一直在打击,但它就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外挂产业模糊的法律界定和暴利吸引着很多人铤而走险,也给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
对玩家的警示
游戏虽说是虚拟世界,但我们投入的感情、金钱和时间都是真实的。老师傅这样的玩家因为一时冲动使用外挂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理智面对游戏,在游戏中保持健康的态度。遇到外挂玩家要积极举报,而不是去选择加入他们。虚拟世界的消费也要理性,不能被外挂这种不良现象吸引而陷入其中。
最后想问大家,你在游戏中遇到过外挂吗?你是怎么应对的?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