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丝镶嵌是一项极具艺术价值的传统技艺,然而掌握这一技艺的工匠多为老年人,年轻人寥寥无几,“90后”辜国强却如一颗新星照亮了它的传承之路,他树立自己的风格,努力弘扬这一中国文化瑰宝,值得被大家关注。
接触花丝镶嵌
辜国强是在修复文物时接触到花丝镶嵌的,他看到这些精美首饰被古人做出如此精细的工艺,内心受到极大震撼。而当他外出走访后发现多是老师傅在做这一技艺,年轻人参与较少,他深感痛心并认为自己这一辈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他对花丝镶嵌有着深厚的情感,不希望后人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它的存在,为它的失传而遗憾。这体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极强的责任感。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技艺重视与否,关系到传统技艺是否能延续。辜国强的行为正是看到了这种紧迫性,他的挺身而出不是偶然,而是源于他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珍视。
风格的树立
辜国强在花丝镶嵌制作中不断摸索,他清楚多种元素简单堆砌只会让作品俗气,所以会花更多心力进行创造性构思。他汲取中国传统理念,让作品不但有着传统特色还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使用习惯。这种对风格的追求确保了他作品的独特性。
他把花丝镶嵌当成艺术创作而不仅仅是技艺施展,通过独特的风格树立,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如今时代要求创新创意的大环境下,他的这种理念非常正确。
修复老物件的收获
在修复老物件时,辜国强感受到前人智慧的博大精深。他觉得老物件像是病人,要精心修复好好对待。通过修复,他收获颇丰,能从前人作品中吸取灵感并学习手法,然后用新的设计方式呈现,给老工艺注入年轻态。这使老的技艺和新的创意得到完美结合。
比如某地修缮古建筑时的木雕修复师,同样是从老物件中寻找灵感,不仅修复了古建筑,还让木雕技艺得到传承并且有所发展,辜国强与之有着相似的意义。
工作室的困境与转机
刚成立工作室时,辜国强面临着花丝镶嵌不为人知,作品无人购买的困境,多方推介也得不到什么市场反馈。但他没有放弃,经过不断努力,他过上了与华美作品相匹配的生活。亲友也从原来的不支持变得支持他的工作。这一转变他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在中国有很多传统手工艺人都面临过相同处境,像广东某些地区做潮绣的手艺人,在前期开拓市场时困难重重,但是凭借坚持和创新慢慢也走出了自己的路。
与西方技术融合
辜国强在花丝镶嵌制作操作中大胆加入西方技术,比如雕蜡。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作品更厚重、更富有珠宝感还更符合国际审美。他深知传统技艺与西方技术融合可以取长补短,让花丝镶嵌能不断发展进步。
像苏州刺绣艺人借鉴西方绘画的色彩运用等情况,用新的设计理念来改进刺绣作品,效果非常好,辜国强的融合也有着同样积极的意义。
技艺的推广与价格
新媒体给辜国强和花丝镶嵌的推广带来很大助力,吸引多人关注。但也有年轻人表示买不起作品,辜国强解释是因为手工制作耗时久。国内对传统手工艺品的认可度不及国外一些珠宝奢侈品。现在要想让花丝镶嵌走进寻常百姓家,就需不断创新。
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玉石雕刻品,价格也偏高,限制了大众购买。要想让花丝镶嵌更好发展,就需要平衡好价格与市场推广之间的关系。
你认为传统手工艺在面临传承与市场时,应该先改善哪个方面?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也请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