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领域,消费者总希望能在直播间淘到宝,可如今直播间的套路却成了大众的痛点。很多直播间主播话术雷同、套路相似,打着各种幌子误导消费者。
直播间话术与套路的表象
不少消费者反映,直播间存在一种套路化模式。就像那位网友@ro,在抖音直播间听信主播宣讲购买商品。付款数件商品后才发现问题,99元商品不是主播宣称的足金而是银,299元、399元的金珠含金量极低。这凸显出主播套路里夸大价值的行为。另一位网友@未眠姐也遇到类似情况,主播将手镯价格大幅降价,看似消费者占了大便宜,实则未必。
很多直播间主播话术基本一致。从记者在多个直播间的观察来看,主播大多强调品牌门店多、支持线下验货等话术,来增加消费者信任度。这一套话术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很容易就相信了所谓的优惠。
中国黄金直播间中的实例
中国黄金在抖音的直播间也未能幸免。7月5日晚10时许,在“中国黄金旗舰店直播间”,主播介绍高价手镯,声称大幅降价。可实际上其所说的原价与实际计算价格相差甚多。记者计算出该4.85克手镯按门店价格计算仅值2488.05元,远低于主播宣称的13998元。
在另一个中国黄金直播间,销售的手链,不到2克的黄金在门店卖到1万多元。客服解释是一口价不称重,但让人难以理解。而且很多直播间不仅商品款式、价格相近,话术也高度相似,给人一种复制粘贴的感觉。
主播夸大商品价值的手段
主播常采用抬高所谓门店价的方式。比如某手镯声称门店13999元,直播时降价很多卖出。但实际上,同类型手镯在门店按正常克价计算,达不到这么高的价值。
还有一些直播间以折扣吸引消费者,先说一个天方夜谭般的高价,然后故作为难地给折扣。消费者以为捡到便宜,其实却陷入了陷阱。
消费者被误导的原因
一方面是消费者心理,很多人抱着占便宜的想法。像网友@ro*就是本着先拍下占便宜的心理付款多件商品。再者,直播间营造的氛围容易干扰消费者判断。主播激昂的讲述以及背景展示等,让消费者很难冷静思考。
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消费者在购物后发现问题,应勇于维权。要学会查看产品参数,而不只是听主播吹嘘。商家也应规范直播内容,不能任主播违规操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直播带货的监管,制定严格规范,对违规行为处罚。
直播行业的未来展望
如果直播行业继续这样充满套路,必然会失去消费者信任。长期来看,主播和商家要诚信经营,回归商业本质。为消费者提供真实的商品信息和优惠,才是长久之道。
各位读者,你是否也有过这种在直播间被忽悠的经历?欢迎评论分享,也多多点赞和转发让更多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