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和抖音的竞争一直是行业热点。快手若效仿拼多多社交裂变,借微信生态或迎用户增量,这是它对比抖音的独特优势,很值得探讨。
快手的产品升级
快手进行最大产品升级,推出“单列上下滑”和“精选”Tab。这些设计理念借鉴抖音。这一举措表明快手在积极寻求突破,想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扩大用户群体。产品的升级意味着快手在努力改善用户体验,以及对流量获取方式的重新思考,希望能在短视频竞争中有更多砝码。从地点来看,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下沉市场,产品升级对用户的影响都很大,它们可能改变不同地区用户的使用习惯。
这种升级同样也反映了快手的发展战略调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快手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产品模式,而是寻求多方面变革,这是快手应对竞争压力作出的大胆尝试。
流量增长瓶颈
快手能否突破流量增长瓶颈是个关键问题。抖音已经公布6亿日活,快手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各种短视频形式吸引着用户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快手自身的用户粘性和公域流量问题影响着进一步的发展。像朱蓝天指出的双列下KOL私域流量强但不利于公域推小店。在时间上看,近几年短视频竞争愈发激烈,快手需要尽快做出改变。
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现在用户需求多样化,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功能。如果快手不能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就很难在流量增长上有所突破。这需要快手深入分析用户数据,找出问题的关键。
MCN机构的选择
MCN机构的选择也反映出快手和抖音的差异。很多原本靠广告盈利的MCN机构更愿意入驻抖音。这一现象背后有很多原因。对于MCN机构来说,抖音可能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盈利渠道。
从数据上看,截至2019年10月抖音与快手昵称相同的KOL数量增长很快,KOL进行双平台运营。但MCN机构仍偏向抖音,这或许与抖音的平台规则、推广策略以及流量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快手要想吸引更多的MCN机构,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比如优化平台的盈利模式等。
品牌营销价值
快手现在品牌营销价值开始凸显。顶流明星入驻带来了变化,品牌客户开始用快手短视频种草。以前人们总觉得快手只有直播带货有商业价值。从实际情况看,这一转变意味着更多品牌会投入到快手的宣传当中。
从不同地域的市场来看,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越来越多的品牌看到了快手在营销方面的潜力。这一变化也与快手的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和生态不断完善有关。它不再只是简单的娱乐性平台,而是有了更多的商业潜力等待挖掘。
流量对决的扩展
如今两者的流量对决不再局限于短视频赛道。它们向中长视频、直播、电商、游戏等多领域发展。这意味着用户的使用时间被进一步瓜分。从数据方面来看,它们都在不断吸纳新用户,提高用户时长。
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居多的地方,还是下沉市场,两者在这些领域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流量竞争,关系到用户、市场份额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快手的商业化路径
快手在直播收入比例下降的情况下,重点发力广告和电商。像新升级的多款商业化产品都强调打通公私域流量和高效转化。这表明快手适应时代发展做出战略调整。
以产品逻辑来看,例如新增单列模式就是为了拓展流量变现,开放公域流量入口来赚广告钱。从快手上众多商家的经营数据上可以看出这些策略已经开始影响快手的商业化进程。
那么你觉得快手能在和抖音的流量竞争以及自身发展中做出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吗?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