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视频的变现问题一直是行业热点话题,快手和抖音作为短视频行业的两大巨头,它们的变现情况备受关注,而快手在变现上似乎有着自己的节奏,这其中既有特殊之处也有令人疑惑的点。
快手直播收入趋势
在快手的变现组成中,直播业务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预期其直播收入增长较缓,与整个行业有着相似的态势。例如,去年九月底快手才开始正式发力这块业务,对比淘宝做电商三年,携5.5亿月活流量才做到1000亿GMV的情况,就可知快手直播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平稳。从相关数据来看,快手Q3开始在这块进行大力投入,像快手小店等电商变现事务就在那时候提出,而它的直播业务收入预计在300亿左右且低于此数的概率较大。
快手直播业务的增长跟它所处的市场情况、自身业务开展时间等因素都有密切联系。在市场中,电商竞争激烈,而快手起步较晚,用户对其直播业务的接受和信任需要时间来培养,所以要快速实现高增长是比较困难的。
快手抽佣情况
结合阿里、拼多多和蘑菇街第三方直播业务的抽佣率来看,快手的抽佣率大概不超过10%。而且在直播电商业务这块,就当下情况而言,快手会把抽佣的钱大部分奖励给优质店铺。这一举措从财务角度而言,这笔钱虽然过了利润表又通过成本返回给直播主们。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体现了快手对内容创造者的激励,另一方面也是快手在电商业务布局初期吸引更多商家和主播入驻的手段。
在其他平台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当平台处于发展阶段时会让利给商家或者主播,快手同样也采用这样的策略来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中寻求一席之地,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直播电商这个业务板块。
快手成本分析
快手目前有着较大金额的刚性成本,如直播分成、电商返利等。从经济层面来说,能够真正用于内部研发、购买流量以及自我消化的资金可能不超过300亿。这一数据和前面提到的直播业务收入预估情况相对应。如此高额的成本对快手来说是个挑战,它意味着在变现过程中,快手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一方面是开拓业务必须支出的成本,像直播分成就需要保障主播的利益,电商返利是为了吸引更多商家和消费者,但是这也使得可支配的资金变少,对后续业务拓展的投入产生影响。
快手对内容创造者的友好性
从内容创造者的角度来看,快手相对抖音更加友好。因为在快手平台上,用户似乎是创作者自己的,而不是算法主导下的流量,而且现阶段创作者的收益比较自主。像以前出现的小红书和KOL大战,平台和创作者之间常常会出现矛盾情况。而在快手这种友好性更为突出。
虽然目前创作者在快手享有一定的权益,但从其他平台的发展历程来看,如YouTube,在平台拉新留存完成后就会调整收益政策。所以创作者也要未雨绸缪,与平台共同成长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权益的保障。
快手和抖音面临的不同难题
虽然抖音和快手都将电商带货作为接下来的增长重心,但由于定位不同面临的难题也不同。例如最近快手是挖掘电商带货数据找主播网红,而抖音本质切的是广告,触动的是百度、腾讯、阿里等企业的相关业务。两者在竞争赛道上的差异,导致面临的挑战差别巨大。
快手着力于自己内部的直播和电商数据挖掘来推动带货业务,抖音则徘徊在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广告区域,这就使得他们在构建生态和应对市场竞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战略和压力。
快手变现节奏疑惑
快手在变现方面有个令人疑惑的点,就是明明可以提速却不怎么提速。这犹如一辆本可以高速行驶的汽车却保持中低速驾驶一样。可能是快手有着自己的长远规划,不希望过快的变现影响到用户体验或者平台生态。也有可能是在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像技术更成熟,市场接受度更高的时候再加快变现速度。
你觉得快手今后会加快变现速度吗?如果有自己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请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