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一直是个扎心的话题,它承载着无数女性的痛苦和无奈,是社会的痛点所在。而像哔哩哔哩刷赞这类现象,反映出网络流量背后的畸形追求。
重男轻女的历史根源
重男轻女不是现代才有的。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农耕社会需要男性劳动力,男性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例如在家庭财产分配上,只有男性才能继承土地等重要资产。家族传承也以男性后代为重,女性的地位受限,很多时候被当作生育的工具。这种观念延续至今,在部分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家庭中资源严重向男孩倾斜,女孩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在一些家庭里,女孩很小就要承担家务,而男孩却能轻松享受读书机会等优质资源。
这种观念影响深远。从社会层面看,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存在性别歧视,认为男性更能承担工作任务,女性面临生育等问题会影响工作,使得女性在职业发展上比男性更艰难。
重男轻女的现代表现
当今社会虽然倡导男女平等,但重男轻女仍有表现。在一些家庭的大型决策上,例如房产购置、家族企业继承等。如果家庭有一男一女,基本上会优先考虑留给男孩。比如某个企业主,他考虑企业接班人时,哪怕女儿更有能力,但还是会因为她是女性而犹豫甚至拒绝让她接班。
在教育上,部分家庭依旧觉得女孩不用读太多书。有的农村家庭,女孩初中毕业就被要求外出打工,挣钱供弟弟读书。男孩上大学乃至考研等可以大力支持,女孩却没有这种待遇。
哔哩哔哩刷赞的不良影响
哔哩哔哩是个巨大的创意内容平台。刷赞这种行为破坏平台生态。内容创作者花费心血做的视频,可能因为没有刷赞就被淹没。而那些刷赞的作品往往质量不高却占据流量高峰。例如某动画学院学生精心制作的毕业设计短片,内容很有深度,在频道里没有刷赞,播放量到不了很高,而一些粗制滥造但刷了赞的娱乐短视频却有高流量。
这种刷赞也对真实创作者的积极性有打击。辛苦付出无法得到公正回报,他们可能会失去创作热情,长此以往平台的优质内容会越来越少。
刷赞背后的逐利心理
为什么会有刷赞现象?为了利益。在流量至上的网络时代,点赞数高意味着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商业机会。就像某些小网红,他们希望快速成名,靠自己真实积累点赞关注太慢了。于是他们选择刷赞公司,比如某些名称隐蔽的网络工作室,通过极低的成本刷大量点赞,吸引品牌商的注意,从而获得广告代言等赚钱机会。
还有部分创作者缺乏对自身实力的自信,觉得靠正当途径很难获取流量,所以选择走捷径。他们认为只要点赞数上去了,自己的价值就能得到体现,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提升。
两者的关联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重男轻女和哔哩哔哩刷赞,其实也有联系。重男轻女是一种传统观念上的价值取向偏差,而刷赞是网络时代对流量虚假追捧的价值取向偏差。从更深层次看,都是人的不正确价值观念导致的行为。在一个家庭中对男孩过度重视而忽视女孩就如同在网络平台重视刷赞得来的虚假人气而忽视真实有内涵的作品。
比如一个秉持重男轻女观念的家族企业,可能在选择网络营销合作对象时也更容易选择那些刷赞有假流量的团队,而不是真实有创作能力的团队。
改变的方向
对于重男轻女,需要从教育入手。在学校教育中更多加入性别平等的教育内容,培养孩子们平等的性别意识。在社会上要加大宣传,宣传那些成功的女性事迹,从正面引导社会风气。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事迹要广泛宣传。
对于哔哩哔哩刷赞问题,平台要加大监管力度。利用技术手段甄别刷赞账号并给予严厉处罚。比如封停刷赞账号及其关联账号等,同时鼓励用户举报刷赞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