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主营业务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和电商就像三根顶梁柱在营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线上营销服务占比超一半,另一方面电商业务也有自身重要性,然而如何平衡两者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线上营销服务现状
线上营销服务在快手的营收中占比达到了56.5%。在单季度和全年中,这项收入始终稳定在两位数水平。比如本季度中的全站推广解决方案或智能托管产品进行营销推广总消耗达到内循环营销总消耗的40%。而且在所有可比互联网公司中,这样的成绩也是难得的。这表明线上营销服务是快手的一个重要财源,并且发展较为稳定。这一业务的增长对快手整体营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持续吸引着众多广告主。
快手在这一业务上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持续吸引着不同类型的广告。从盈利增长超70%就可以看出其营销服务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体现出其商业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协同能力,线上营销服务与其他板块相互配合促进发展。
电商业务的特殊地位
电商在快手营收中虽然占比13.5%,但它的作用却不仅仅体现在营收数字上。电商的繁荣还带动了广告基本盘。比如一些商家因为电商在快手发展得好,也会增加在快手的广告投入。一位电商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刘婷表示快手流量起得比较快而且不用专人经营。它在商家端重点推进新商家特别是中小商家的冷启与成长。这有利于商家从首播冷启快速扩大经营规模。
在消费低迷情况下,电商行业整体发展变缓,快手电商却在继续寻找新的增长方向,从需求端、供给端、场域端去寻求突破。它的运营节奏不同于几家头部电商。这显示出快手电商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
面临的难题
平衡线上营销服务和电商业务是快手的一大难题。站在商业化部门,希望广告流水越高越好。但是电商部门想法不同,更希望用少的广告费用撬动更多销售额,这有助于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提高GMV。年初组织架构调整把“内循环中小客户中心”变动部门,目的就是缓解两者矛盾,希望部门之间更加协同。
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双方利益诉求的不同,广告收益要最大化,电商业务也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并吸引更多商家,如何找到中间的平衡点,是快手决策者需要深入思考的。
地域和用户差异影响
快手独占的高频用户多是低线城镇人群,约占80%,他们消费能力较弱,不是广告主的首要营销对象。这种地域和用户消费能力的差异影响着快手的商业布局。不同消费能力的用户对商品和广告的反馈不同。区域因素会影响到产品推广和电商交易的类型等方面。
而在本地生活业务方面,去年四季度三线及以下用户规模占比已经达到54.5%,这部分人群成为本地生活的主力。快手需要依据用户的地域和消费能力特征去匹配相应的业务发展策略。
增长新方向和潜力
第二季度外循环广告增长显著,增速相比一季度加速,特别是在短剧、电商平台和本地生活等行业。这为快手的广告业务开辟了新的增长渠道。同时,程一笑表示预计下半年付费短剧会带来可观的营销投放增量。
而且AIGC素材在6月的日均消耗达到2000万,近2万商家利用大模型实现智能化经营。这显示了大模型在商业产品中的巨大潜力,这些新技术新方向都可能成为快手未来业务发展和营收增长的新亮点。
平台与商家的共同发展
商家在平台上能够获得增量,做长期稳定生意对平台来说非常重要。平台发展得好,商家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商家发展,平台才能拓展出更大的增长空间。比如新商家冷启快速发展会推动整个平台电商业务的发展,商家利用平台的新技术,像大模型进行智能化经营,会促进平台技术推广和盈利增加。
你对快手解决线上营销和电商业务平衡难题有什么看法?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