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砍价活动一直争议不断,不少用户冲着免费拿商品参与,却遭遇各种难以理解的状况。
砍价的诱人提示
在拼多多砍价期间,它会弹出很多诱人的字样。比如它告诉刘宇航“你砍价进度第一名,将最先砍成”“手气最佳”等,这让用户感觉离免费拿商品近在咫尺。还有在记者参与的砍价中,也是得到类似即将免费拿的提示,像“已砍价4937.01元,免费拿仅差百分之01.2”等。这些提示给用户很大的希望,仿佛已经触手可及。这也正是吸引众多用户积极参与的关键点,大家都觉得这个便宜很好占。
实际操作与结果落差
刘宇航选了手机进行砍价并做了一系列操作。他邀请好多朋友,完成任务还花钱买加速礼包,可砍价结果毫无进展。记者参与的砍价也是,曹先生同样如此,尽管按照提示做,如曹先生按照操作邀请了超过转盘要求的人数,还是没拿到商品。另一位用户虽然最后有免单机会,但免单时间未到。这和最初那些充满希望的提示形成强烈反差,用户满怀期待结果却被泼冷水。
砍到零元却得不到商品
刘宇航同事把商品砍到0元时,拼多多竟然不发货,还提示要继续邀请人。这非常不合理,用户已经完成了砍价到0元这么难的任务,却拿不到应得的商品。对于这种情况,拼多多客服的解释是砍到0元不是为了拿到东西,而是获取免单资格或领取砍成红包,这和用户的理解完全相悖。
客服的解释难理解
拼多多客服对这些情况的解释很牵强。当记者询问自己参与的砍价活动时,客服说按照不同的砍价金额计算,邀请人数完全不确定,因为砍价是随机的。可这种随机却没有让用户感受到公平。而且对于砍到0元的情况解释为获取免单资格而非直接给商品,这样的解释很难让用户接受。
背后可能的算法逻辑
从这些现象能看出拼多多砍价背后可能存在的算法逻辑问题。它的砍价进度和需要邀请的人数似乎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总是用近乎快要完成的提示来让用户一直投入,但最终却难以实现免费拿的目标。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流量,但是这种算法却伤害了用户的信任。
用户的维权难点
这些遭遇砍价困扰的用户想要维权非常难。他们大多只能向媒体反映。因为并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拼多多砍价这类情况的有效维权途径。比如刘宇航、曹先生他们,只能通过向红星新闻讲述自己的遭遇,而没有直接从拼多多那里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这让用户在这个砍价活动中的地位非常被动。
大家有没有在拼多多砍价活动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呢?如果你有这样的遭遇,希望你分享下你的故事,也欢迎点赞分享本文让更多人知道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