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后视频号要收商家技术服务费,这一举措立马成了热点。视频号想借此完善平台制度,吸引更多商家。这其中蕴含着机会,也引来了争议,毕竟商家要增加成本了。
视频号收取技术服务费
视频号宣布收取技术服务费是一个重大决策。在新年伊始就做出这样的决定,地点自然是在我国这个大的电商竞争环境下。据说这一决策是为了吸纳更多商家,让平台更具竞争力。很多小商家可能会担心费用导致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对于一些大品牌商家来说,如果能换来更好的平台服务和更多流量入口,也许愿意接受。这一收费政策可能会筛选出更有实力的商家在视频号扎根。
这项收费政策实施后,平台可能会将资金投入到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例如优化商家入驻流程,提高技术安全等。这能带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也许会增加用户对视频号电商的信任度。
公众号可带货视频号小店
微信宣布公众号能带货视频号小店,这有着独特的意义。从时间上看现在正值电商竞争白热化的阶段。这一改变使得公众号运营者有了新的盈利模式。一些知名公众号可能已经开始着手布局,像知名的科技类公众号,粉丝众多,现在可以借助视频号小店带货相关科技产品。
对于视频号商家来说是巨大的机会。比如以前在视频号卖化妆品的商家,现在通过公众号带货,可以接触到更多对文字内容感兴趣的潜在消费者。而且这种结合为商家打通了公私域流量的新通道。
公私域流量整合优势
视频号打通公私域流量有着众多好处。当前很多商家都在寻求流量拓展,这里以北京的一家服装电商企业为例,之前仅靠小程序在公众号做流量转化效果不理想。现在视频号的这种打通模式,能让他们轻松地在公众号拓展业务,增加服装的销售额。
对比直播这种快节奏的方式,图文带货虽然爆发力不足。比如母婴类产品,在直播时冲动购买后退货率高,而图文带货消费者考虑时间足,退货率会降低,长尾效应明显。这种组合为商家带来了不同的销售选择。
公众号的积极影响
公众号打通视频号小店后自身也获益匪浅。对于上海的公众号运营方来说,本来对视频号电商的涉足较少。现在有了这样的通道,就更有动力和机会进军视频号电商领域。不仅能增加自身的收入来源,还能借助视频号的热度提高公众号的影响力。
从内容创作角度,公众号主打图文,能更好地对视频号小店的商品进行更详细的推介。例如一些读书类的公众号,可以推荐视频号小店中的书籍,这种结合对双方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视频号电商未来布局
视频号和公众号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未来,视频号的短视频和直播与公众号的文字和图文相互配合,成为视频号小店的新抓手。而且可能视频号小店商品链还会出现在朋友圈,就像淘宝的商品能在多个平台分享一样。这样能构建一个更完整的电商生态,逐渐扩大视频号电商的版图。
回看视频号的布局过程,像是直播间“加热”等功能的推出。在广州的一些商家,依靠这些功能吸引了更多流量,这一系列布局都是为了构建更广泛的公私域联动模式助力商家发展。
与其他平台竞争
多多视频的日活用户量突破显示其竞争力。小红书也推出新的电商功能。腾讯的视频号面临着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腾讯想要凭借视频号在电商领域有所建树就得加快速度。例如腾讯需要在技术研发投入更多资金,吸引更多商家和达人入驻视频号,提升平台的活跃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