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的助力活动中,既能得商品优惠又能增进用户互动,本是很好的事。但助力脚本的出现却带来了许多问题,它虽然看似高效,实则隐患重重,这背后隐藏着不少值得探讨的东西。
助力脚本是个啥
助力脚本简单说就是能自动助力的程序或软件。比如说,我们在拼多多上参加助力活动,要不停地去点击或者滑动屏幕操作助力,而脚本,只要你设置像助力对象、助力次数等参数后,它就可以在后台模拟人的操作,自动去助力。在一些比较复杂或者需要很多次助力才能成功的优惠活动里,这种脚本好像一下子就能帮我们轻松解决问题。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随意使用。
我们不能只看到助力脚本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性。实际上它存在很多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比如,很多人都忽略了助力脚本可能涉及侵犯他人权益等法律风险问题这是不能忽视的。有时候人们为了一时的优惠太急于求成使用了不正当手段而不自知这是很危险的行为。
封号危险不容忽视
拼多多平台是坚决抵制助力脚本的。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一旦平台检测到有人使用脚本进行助力活动。那这个账号很可能就被封号了。封号可不是开玩笑的,解封非常难,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个很大的损失。有些用户可能账号里还有没使用或者没提现的优惠券等等东西这一下子都没了。而且如果这个账号注册使用的手机号还关联了其他东西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在现实中,就有不少用户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平台检测不出来就去用脚本助力。结果封号了后悔都来不及。可能这些用户觉得自己只是想快点拿到商品优惠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错。可是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来说是破坏了平台的平衡和规矩的,让其他正常助力的用户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道德层面遭质疑
从道德上看助力脚本的使用就更站不住脚了。拼多多的助力活动是为了让用户们互相帮助互相参与。这是一种公平的互动行为。要是有人用脚本来虚假助力那对那些老老实实找亲朋好友来帮忙助力的用户是不公平的。举个例子,有个商品需要很精准的助力次数才能得到优惠。正常用户可能需要找很多人帮忙慢慢积攒助力次数。可是用脚本的人一下子就可能刷够助力次数了这很明显破坏了大家平等竞争的环境。
我们生活当中讲究公平公正的原则。助力活动也一样。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获取优惠才是合理的。不能因为想要自己得到好处就损害别人的利益破坏公平的原则。这不但违背了道德观念,也破坏了拼多多助力活动的和谐互助氛围。
合规助力策略一加入助力群
想高效助力又不想违规和承担风险的话是有办法的。其中一个就是加入助力群组。现在社交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用户自发组织的助力群组。在这些群组里,有管理员维持秩序。这些管理员会确保大家按照公平有效的方式进行助力。比如说,管理员可能会规定好每个人一天最多可以发起助力的次数。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人过度请求助力而影响其他人。
我曾经就加入过一个拼多多助力群。群里的成员来自不同地方,大家每天会定时互相帮助助力。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团体在齐心协力地完成一个目标。大家都遵守规则。这样既能够保证助力的效率,又能享受到互相帮助的乐趣。而且这种方式和拼多多设计助力活动提高用户互动粘性的初衷是一致的。
合规助力策略二关注平台动态
拼多多平台的助力活动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平台会不定期地推出新的活动或者调整现有活动规则。我们作为用户就得经常关注平台动态。如果不关注的话很可能就弄错助力规则间接影响助力效率。例如,可能平台某个活动更改了助力的有效时间或者助力成功的标准。
像有一次拼多多有个助力活动,之前是只要达到固定的助力人数就可以实现优惠。但是突然平台更改成了按不同时段累积助力次数到达一定量才可以。很多没有关注平台动态的人就按照原来的老办法去助力结果到最后发现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优惠要求。而关注了平台的人就能及时调整助力的策略来适应新规则非常有条理地进行助力。
理性对待助力活动
助力活动虽然可以带来优惠但我们要保持理性。有不少人在助力活动里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了。比如说从早到晚不停地找人助力就为了一个商品的小优惠这是很不划算的。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利而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我见过一个人,为了拼多多的助力优惠,连本职工作都没心思做了。一直在各个群里发助力信息,结果影响了工作被领导批评。这只是为了一个可能并不值那么多精力投入的优惠。所以要正确看待助力活动,合理安排精力去参与。
那你有没有在拼多多助力活动中遇到类似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么处理的?也欢迎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