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这一新兴的销售模式如今非常火爆,但其中却存在诸多乱象。像快手这样的平台上就出现了主播演戏卖货的情况,这种欺骗观众的行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福建电视台曝光事件
最近福建电视台曝光的大胃王红姐带货套路令人咋舌。商家竟被要求在直播间刷5万带货“广告费”,私下还要转40万。对于普通商家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刷这么多钱只为带货,可见其中利益关系复杂。而一个小小的牙刷都有“剧情”,砍价砍到99元,商家“改错”卖59元,就是为了误导观众以为捡到便宜。这完全是主播和商家的联手欺诈行为。这种情况在快手平台并非个例,多家商家都可能面临这样的压力。
挂榜电商与主播的合作真相
商家要进入主播指定排名就得刷礼物,如前3名。挂榜电商会花重金刷榜,像花20万刷榜只为卖便宜商品,通常不超59元。甚至卖家花钱打榜获得连麦资格,然后合起伙演砍价戏码,以低质劣品收割粉丝。许多商家透露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样做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也破坏了直播带货的生态,让真正有好产品的商家难以立足。
常见演戏场景
其实现下快手带货主播演戏场景大概分为这么几种。首先是商家提前和主播团队沟通很多细节,包括刷多少钱排第几名、交不交保证金以及剧本怎么演。第二种是产品快砍到底价时,挂榜电商哭着称亏本限量抢购并不断抱怨到下播,主播和品牌负责人配合演戏让粉丝感觉捡到便宜。这种手段就是利用粉丝的贪便宜心理。
演戏的带动效果
有同行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用户似乎“需要”看主播演戏卖货。有人愿意看是因为好奇,比如直播砍价像把线下砍价场景搬到线上,有主播为自己砍价看商家亏本状会有爽感。然而这毕竟是不诚实的行为,这种心理其实也在纵容不良现象的发生。
观众态度转变
其实观众也不是一味接受演戏卖货。有些在主播品牌专场时,粉丝直接留言不想看砍价,要求直接上货或者别演了快上小黄车。大家已经开始厌烦这种虚假的表演。但也可能仍有部分观众不知道这是演戏而被误导购买低质商品。
头部主播做法
像辛巴这样有带货实力的头部主播就直接很多。他直播卖货时直接报产品名称和价格,喊321然后产品秒空。这种方式简单高效又真实。这表明直播带货也有其他好的模式,不必非要用欺骗的演戏方式。
所以大家怎么看快手平台上的演戏卖货现象呢?大家是否也遇到过类似被欺骗的情况呢?希望大家可以评论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