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快手的发展历程以及其相关规则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同时不同品牌手机又与我们在快手上的体验息息相关,这里面充满了趣味与值得探究之处。
手机与快手的初接触
现在很多人都用手机玩快手。像华为Mate40pro、iPhone12、小米11这些热门手机,很多使用者都活跃在快手上。不同的系统如HarmonyOS 2、ios14.6、MIUI12.5也提供了不同的体验。在快手上,不同手机展现出来的画质、操作流畅度等都有差别。一个在北京的华为Mate40pro用户就表示,他感觉手机屏幕显示效果让他在浏览快手时视觉体验很棒。而一个上海的iPhone12用户则认为,自己手机的顺畅操作使自己在快手点赞时很顺手。
不同品牌手机因为系统不一样,也可能会影响在快手上的一些操作耗时等。比如一位广州的小米11用户觉得,在打开快手时加载时间比他之前用的手机短了不少。
快手连赞规则
大家都知道快手连赞三个作品不会限流。这是平台算法设定的结果。在四川有一个快手用户就说道,自己曾经连赞了三个朋友的作品,并没有出现流量问题。不过要是连续点赞过多就不行了。因为快手有专门的算法。像是在山东就有一个用户为了让自己喜欢的创作者有更多流量,一次性点赞几十个作品,结果被判定违规。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地区的用户有类似违规操作都被警告了。
事实上,在快手中,恶意刷赞行为不被允许。这个规则不仅仅是针对连赞过多,其他的如买粉、互赞等也是违规行为。像东北的一位小网红,他花钱买粉提升流量,结果被封禁了账号,这就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账号违规行为
大量刷赞、买粉、互赞在快手中都被视为账号违规行为。就拿大量刷赞来说,在浙江有一个用户通过机器刷赞想让自己爆火,可不久就被封禁了账号。而且在快手中,搬运别人创作的视频也不行。在湖南有一个创作者抄袭了别人的搞笑视频内容发布在自己账号上,被原作者举报后,他的账号受到了惩罚。
经常切换账号也可能被判定违规。一个江苏的用户想切换多个账号增加自己作品的曝光量,结果被快手判定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了他的账号发展。这同样也是抖音等平台的规定,不能以为在不同平台就可以乱来了。
快手的转型之路
快手的前身是“GIF快手”,2011年3月诞生,那时它只是一个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很多早期使用者会回忆到当时制作GIF的趣味过程。到了2012年11月,它开始转型为短视频社区,从单纯的工具变成了用户分享生活的平台。这一转型吸引了不少之前的用户继续留在平台,还吸引了许多新用户。
随着2015年之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移动流量成本的下降,快手真正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各个年龄段、各个地方的人纷纷加入进来。例如广西的一些小镇青年通过快手展示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成都的美食博主借助快手窗口展现当地特色美食制作。
快手中的多彩生活
在快手上,人们可以记录生活点滴。无论是云南的风花雪月,还是西藏的雪山美景,各地的人都可以用照片或者短视频记录下来分享出去。而且还可以与粉丝实时互动,像一些网红每晚固定时间直播和粉丝聊天,分享生活趣事。
其内容覆盖方方面面,全国各地的人在这里面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个来自新疆的用户说在快手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舞蹈视频学习,而一个河南的用户提到可以看到很多农业知识科普为自己的庄稼种植助力。
快手的未来愿景
快手CEO宿华希望人们通过快手“读懂中国”,这一理念非常宏大。快手上那么多的内容确实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现在各地的生活特色都能在快手上看到,就像是一个正发生着的时代影像合集。宿华说几百年以后,快手会是一个记录博物馆,这反映了快手巨大的内容存档价值。比如说后代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俗、流行文化等都可以在快手上寻找资料。
你在快手上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特殊的账号问题?希望大家点赞分享这篇文章并给出自己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