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和抖音这两大短视频应用的新增日活与商业化开发较量到了关键时刻,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精彩,它们为了在短视频领域称霸,商业之战愈演愈烈。
快手直播商业化
快手直播是商业化的重要方式。从快手合作伙伴给出的数据看,去年收入超200亿,目标是今年达到300亿。直播似乎是快手盈利的大功臣,很多内容创作者也是通过直播实现了商业变现,在快手的平台上,众多主播靠着直播收获了财富。直播形式多样,有才艺展示直播、带货直播等,不同类型的直播吸引着各种各样的用户。它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也为商业发展打开了大门。
快手还对整个商业化目标做出了规划。早有规划要在年初做到百亿量级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对于快手是不小的挑战,但也体现出快手在商业化道路上积极探索的决心。
抖音的运营人才加入
前微博运营负责人李恬加入抖音成为运营总负责人,统领多部门。这一举措让抖音的运营变得更有规划性和专业性。一个行业人才的加入往往能带动公司的整体发展。有了他的加入,抖音在内容创作领域可能会有更多优质作品产生,对于产品运营也会更有策略,进而在用户获取和保持上更有优势。这个事件当时在业内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对抖音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抖音还可能因为今日头条已经跑通的商业化路径而快速发展。有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抖音来说是很大的优势,直接减少了摸索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
星图与快接单
2018年7月20日抖音上线“星图”,很多业内人士觉得和快手“快接单”类似。这两款产品都是商业化的体现,也是短视频商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是新的盈利渠道,通过和商家对接,创作者可以根据商家的需求创造出符合要求的内容,然后得到报酬。对于平台来说,也能在这种对接中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吸引更多商家和创作者入驻。
两者商业化营收预期
2019年快手主要商业化部门直播加广告预期总收入约400亿,抖音预期为500亿。这两组数据反映了两者的商业竞争力。从这个数据来看,抖音在营收的预期上更胜一筹。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公司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无论是广告营销策略还是内容创作吸引用户,双方都在尽最大努力增加收入。
商业模式与内部认知差异
在非快手人看来,直播、广告等多种模式可称商业化。但在快手内部,商业化仅指广告营销业务。这种内部认知差异也影响着快手的发展方向。例如在业务布局上,广告营销业务的权重在快手内部更为重要。而快接单产品和创作者激励计划是快手创作者商业生态的两大引擎。这两者在促进创作者创作积极性、开拓商业机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电商业务情况
快手电商现阶段没有营收压力,主要是规范平台交易秩序把GMV做大。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良好的交易秩序有助于吸引更多商家和用户。而在刘文这样的从业者眼中,有品牌广告主喜欢在抖音赚钱,有效果类电商客户喜欢在快手赚钱。这也是两个平台在商业发展上呈现出的不同特征。
快手和抖音的商业化较量到底谁会更胜一筹?希望广大读者踊跃评论分享你们的观点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