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投放高度依赖数据的当下,小红书刷数据现象愈发猖獗,这不仅直接影响投放结果,还对平台生态造成了深远影响。刷数据究竟给小红书带来了哪些危害?平台又是如何应对的?
刷数据影响品牌投放效果
当下99%的品牌投放都依据数据调整策略,若数据造假,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某美妆品牌在小红书投放后,因刷数据呈现虚假繁荣,后续产品销量却未提升。这让品牌方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无法依据真实数据优化投放,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虚假数据导致品牌误判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可能让后续产品开发和推广走向错误方向。
间接损害小红书生态流量价值
小红书上部分热门爆文可能是人工刷出来的,并非真正流行。这导致用户对平台内容真实性存疑,不再将其作为消费决策参考。比如一位用户多次根据小红书推荐购买产品,却发现与实际不符,之后就减少了在平台参考消费的行为。长久来看,会使小红书整体流量价值降低,影响广告主投放意愿和平台营收。
平台才是刷数据最大受害者
大家通常认为刷数据危害博主和品牌,却忽略了平台才是最大受害者。平台耗费大量资源和精力打造良好生态,刷数据破坏了内容真实和公平竞争环境。比如一些品牌因刷数据效果不佳,减少在小红书投放,平台广告收入受损。而且用户活跃度和信任度下降,对平台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刷数据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数据有链路和连锁反应,无法直接修改小红书笔记点赞等数据。于是出现了“接码平台”,专门解决手机号问题,提供大量可接收验证码的手机号用于注册水军账号。此外,为避免被平台通过IP判断是批量刷数据,还有人利用技术手段模拟不同IP环境。这些灰色产业环环相扣,破坏着小红书生态。
让账号“真实化”的手段
仅注册账号还不够,要让账号体现真实性。部分刷手会给账号添加头像、简介和少量笔记,不再是无头像无简介的白号。但即便如此,这些账号也还是用于刷数据。比如有的账号一天之内点赞、关注大量内容,行为异常。平台会通过分析账号行为和内容判断是否为水军号,加大了打击刷数据的力度。
平台反作弊策略及校验方法
小红书平台提高了作弊成本,降低作弊动机,使作弊难度越来越大。例如清理刷粉行为,刷了100粉丝被清理后,再刷也很难成功。部分评论被隐藏,可能因数据作弊或引流等违规行为。检验平台反作弊体系是否有效,可以看卖灰产的人是否还在售卖相关服务。如果不再售卖,说明平台反作弊有成效。
大家认为小红书未来还能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措施打击刷数据行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觉得文章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