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量成行业常态 /b>
业内人士透露,直播行业刷数据情况常见,直播刷人气、刷量都可操作。某直播平台技术运营王凯的工作 KPI 就有“优化”直播间人数。刷量公司负责人也称其运营涨粉模式和官方无差,直播间刷量在主播、刷量公司和平台官方中早已是公开秘密。
这种现象在整个直播行业广泛存在,影响着行业的生态环境。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似乎成了直播从业者默认的做法,为了数据好看,不惜通过刷量手段来营造繁荣假象。
刷量价格与方式 /b>
市场上刷量有明确标价,负责挂榜的直播间人气出售,每 100 个人气 220 元,还能进行点赞、评论等互动。代运营机构也明码标价,抖音不上榜人气每 100 个观看人数 32 元,上榜人气每 100 个需 78 元。每投 100 元的抖音 Dou+预估能带来 50 - 300 个观看人数。
这些不同的刷量方式和价格,反映出刷量市场的成熟。主播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刷量方案,以提升直播间的各项数据。
平台监测与风险 /b>
平台方会定期监测站外运营机构,发现刷粉、刷人气、刷互动等情况会做封号处理。比如某机构负责人黑皮告知,如果因刷量账号被封,他们也无法负责。但即便有这样的风险,刷量现象依然难以杜绝。
平台虽然有监管措施,但刷量行为依旧隐蔽。一些刷量公司可能有规避监测的方法,导致平台的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让真正遵守规则的主播感到不公平。
抖音推广变化 /b>
知乎网友“张蕊”称,2019 年初开始,抖音 Dou+ 推广过来的粉丝出现僵尸粉,留存率大不如前。近期抖音上线针对直播的 Dou+ 直播热门业务,主播付费后官方可直接导流目标用户到直播间,但保证留存率还需配合视频内容运营。
抖音推广方式的变化,原本是为了给主播提供更多流量支持,但刷量行为的存在破坏了这种良性生态。主播们在使用推广服务时,可能会因为刷量导致的数据不真实,无法准确评估推广效果。
快手推广特点 /b>
快手的直播推广服务按效果计费,只有直播间进人才扣费。根据官方提示,在中午和晚上直播高峰期,直播推广出价越高,直播间进人越快。这与抖音的推广有所不同。
快手这种按效果计费的模式有其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主播盲目投入推广费用。但刷量行为同样可能会影响其推广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行业刷量本质 /b>
业内人士指出,利益驱动下,刷流量在直播行业时有发生,这其实是割商家和用户的韭菜。比如抖音开通购物车链接要求粉丝超一千,新手为达此门槛可能会选择刷量。平台自带机器人刷评论也增加了数据的虚假性。
刷量行为破坏了直播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误导商家和用户。商家可能因为虚假数据投放广告却得不到预期效果,用户可能因为虚假人气关注了没有实质内容的主播,整个行业的诚信和口碑都受到严重影响。
你觉得直播行业刷数据现象该如何有效整治?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并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