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亮点
《为歌而赞》作为一档台网互动跨屏音乐综艺,提出“大屏首播,小屏二创”口号。让观众可通过电视大屏观看节目,用手机小屏为歌曲点赞、打榜评论和二次创作。具体模式是百赞团现场点赞与互评,获赞最多歌曲能获联合推广,打通新歌宣发链路。这种创新模式极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
比如在节目播出时,观众身处家中,就可在手机上为喜欢的歌曲点赞、发表评论,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节目现场的互动氛围中,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音乐评价。
百赞团特色
节目中有个亮眼元素——由100位抖音博主组成的百赞团。这些博主来自不同领域,不局限于音乐分类,节目组还邀请了搞笑博主、美食博主。他们代表不同观众的不同口味,歌曲需面对更多元评价标准。
像在第一期节目里,成员的评价就展现出多样性。有专业博主与歌手马思唯争论音乐创作,专业术语让歌手沉思;也有博主只看歌曲能否唤起共鸣来决定是否点赞。
多元评价标准
百赞团的评价标准十分多元。其中被提到最多的是歌曲是否“好用”,即歌曲是否适合在抖音上进行二次创作,这也是百赞团意见相左的原因。
当翻唱歌曲置入短视频时,不同博主看法不一。有博主认为改编后的歌词适合二次创作;而其他博主可能更注重歌曲本身旋律等其他方面,导致评价不同。像在面对一些改编古风歌曲时,有的博主看重歌词的诗意利于视频创作,有的则认为旋律不够新颖而产生分歧。
抖音传播作用
近几年,诸多出圈神曲如《芒种》《少年》《云与海》等都在短视频平台作为背景音乐走红。抖音作为音乐传播载体,能直观反映一首歌能否被大众接受。
抖音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一首歌曲在抖音上的传播情况能体现其市场接受度。比如一首欢快节奏的歌曲在抖音上被大量使用,进行二次创作的视频数量众多,那它很快能走进大众视野,获得广泛传播。《为歌而赞》利用抖音平台,为新歌提供了更广阔宣传机会。
歌手参与初衷
一些歌手参与节目的原因是想了解歌曲在市场的真实反应。像有些歌曲由知名创作者打造,但在年轻人中传唱度不高。
例如某歌手带来由获奥斯卡荣誉的作词作曲人制作的歌曲《A Matter of Love》,就希望通过《为歌而赞》与百赞团直接交流,听到来自年轻人的真实声音,从而了解如何改进歌曲,以获得更好传播效果。这为歌手和市场之间搭建了沟通桥梁。
节目模式展望
《为歌而赞》总导演肖馨称其为一场实验,目的是检验“好听的音乐是否好用,好用的歌曲是否好听”。随着节目录制,破壁已经开始,随着节目播出,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答案。
在音乐人与百赞团持续交锋中,希望能探索出一条让品质音乐与流量更好结合的道路。你认为《为歌而赞》这种节目模式能否长久地推动优质音乐的传播?快来评论区发表看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