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就抛出这么诱人的价值点,一张12888元的自助餐年卡,平摊每餐18块,比外卖性价比还高,这谁能不心动?可自助餐市场真就这么一片大好吗?咱们接着往下看。
品牌转型:哥老官的跌宕之路
2023年底,哥老官大胆爆改自助模式,一开始定价123元一位,部分门店还推出“99元畅吃牛蛙”套餐,这引流手段确实吸睛。谁能想到,原本菜单里的鱼头产品消失了,大量网友吐槽限制多、品质下滑、份量缩小等问题。2024年10月,爆改不到一年,就被曝全国大面积关店,实在令人唏嘘。
曾经的哥老官应该也满怀期待,想借自助模式再创辉煌,还一度收获好评。可没想到后续口碑越来越差,虽说目前全国还有14家店正常营业,但突然退出杭州市场,让不少顾客遗憾,有人甚至感慨“天塌了”,可见其影响力。
自助餐翻红:平价自助崛起
自助餐从前些年的沉寂,到2024年迎来翻红。尤其是平价、低价自助大量崛起,顺应了消费降级、消费理性的趋势。烤肉自助,特别是低价烤肉,门店数量增长较快,还有鲜切牛肉自助,在食材价格波动下顺势而上,遍地开花。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下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密切相关。就像业内人士分析,金钱豹时代,自助餐代表“大餐”,人们大多是庆祝时才去。如今人们见多识广,对饮食平常心,自助餐便回归日常。很多消费者更愿意为性价比买单,平价自助自然更受欢迎。
头部入局:自助餐新活力
从卤味、面条,到早餐、烧烤,再到社区食堂,一些头部品牌入局,将单点和自助结合,让自助餐焕发新的活力。以南城香为例,3元早餐和自助小火锅吸引了大量顾客。
这种模式的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自助餐模式,而是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头部品牌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和运营经验,为自助餐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低价矛盾:盈利难题凸显
低价自助短时间内可能火爆,但盈利却困难。一位餐饮创始人指出,自助餐饮成功关键在于客流量,可打上“低价”标签,吸引来的可能是羊毛党。在毛利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品质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拿某家低价烤肉自助店来说,前期靠低价吸引顾客,但食材成本逐渐增加,又要保证低价,只能降低菜品品质,结果顾客越来越少,利润越来越低。这就是低价自助面临的尴尬处境,看似热闹,实则难以持续。
供应链之钥:连锁做大的核心
要让连锁自助品牌做大并盈利,背后的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它要能让品牌尽可能压低成本,门店模型要做到极致化,效率要优于同行,产品追随顾客。如果供应链不够强大,即使有大量的门店,也难以保证盈利。
比如一些知名连锁自助品牌,他们通过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在食材价格上有优势,能推出更有性价比的产品。而且门店布局合理,服务高效,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牛肉自助:平价机会的幻觉?
针对大火的牛肉自助,有人认为原材料成本下跌,给餐饮人做平价自助的机会。甚至可以用“尾货”,还能随时调整菜品,哪种便宜就上哪种。但这真的是好机会吗?
低价的诱惑下,消费者可能一开始会尝试,但如果品质得不到保证,也难以长久。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牛肉自助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如果仅仅依靠低价和“尾货”,不注重品质和服务,终将被市场淘汰。
大家觉得在如今的自助餐市场,是品质更重要,还是价格更有吸引力?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不妨点赞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