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影视作品“刷流量”“买收视”现象频发,上亿播放量屡见不鲜,可8亿网民怎能扛起几百亿播放量?这数据造假问题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惊人的播放量纪录
网络上电视剧播放量破纪录的消息不断传出。当大家还对某剧网播200亿次感到惊讶时,又有剧集以破400亿次的网播量紧跟其后。然而中国网民不到8亿,和那些动辄上十亿次的日播量相比,意味着每个网民每天平均要贡献2至3个播放量,这数据明显不符合常理。
如此夸张的播放量,让观众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怀疑,也反映出当下影视作品在流量数据方面存在严重的造假嫌疑,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忽视的地步。
粉丝数据组的操作
一位曾在某流量明星粉丝数据组工作的内幕人士透露,很多流量明星有一组甚至多组“数据组”“网宣组”进行“刷流量”。他们的主要工具是微博小号,这些账号可网购,甚至有网站以此为营生。
记者按其提供网址发现,微博小号根据不同情况,价格为0.55元/个或1元/15个。这说明“刷流量”已经形成产业链,粉丝数据组参与其中,使得流量造假更加猖獗。
资金来源与刷量价格
据某明星粉丝周女士表示,做数据的资金部分来自艺人团队或公司,也有粉丝自发集资。某传媒公司提供的各种粉丝刷量服务,价格从45元/万到1000元/万不等,刷量点赞是3元100个。
该传媒公司还号称与各大直播平台有业务往来,能为工作室、公司制定营销方案,还可签保密协议。这表明刷量行为背后有组织、有资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利益链条。
网店的刷量服务
记者发现很多网店存在刷量业务,花30元能给一条短视频增加1万次播放量,10元可买200个赞、20元能买500个赞,300元就能增加1万名粉丝。许多“刷量”公司通过技术手段,短时间就能大幅提高视频访问量。
这些网店的刷量服务如此明目张胆,说明刷量市场已经渗透到网络购物领域,进一步加剧了流量造假的现象。
假数据的危害
假数据制造了各种榜单,如粉丝数、热搜话题榜等,操控舆论、影响资本市场估值。这些“注水”数字既不能反映真实市场情况,也无法指导市场良性操作,更不能体现国内电视剧拍摄的真实水平。
而且刷量产业链中的技术化手段,对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也造成了威胁。假数据就像一颗毒瘤,侵蚀着整个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治理与应对措施
身处“流量造假”旋涡的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应树立理性竞争观,坚决打击刷量的不正当竞争。各平台可借鉴电商打假模式,构建反刷量统一联盟,纳入执法力量和舆论监督力量。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才能让影视行业的流量数据回归真实,促进影视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你认为要完全杜绝影视作品流量造假现象,最关键的是什么?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