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交媒体营销市场虚假数据问题频发,让人不得不对其背后的真相一探究竟。今天就来聊聊微博上@张雨晗YuHan投放广告效果近乎为0这一事件背后的种种问题。
广告投放惨案
一家创业公司通过蜂群文化旗下拥有380万微博粉丝的@张雨晗YuHan投放原创vlog广告视频。几十万观看量,成交数却为0。创业公司花了钱,却没换来流量和销量,这巨额的付出与零回报形成鲜明对比,着实让人惊讶。
事件经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广告本是为了推广和销售,如此惨淡结果表明微博KOL数据,可能存在大量水分。不少网友表示,以后对这类社交媒体推广得更谨慎了。
微博与蜂群各执一词
微博表示该账号原发推广商业内容报价3070元,并暂停其商业接单功能。微博这么做,看似在整治虚假流量,维持平台秩序,但也引发猜测,是不是微博早知道数据有问题,现在才出手补救。
蜂群文化声明合作款项共47500元,含拍摄制作等成本。双方在费用上表述有差异,这背后或许隐藏着利益分配的矛盾。到底是谁在费用上出了问题,是计费标准不同,还是另有隐情?
微博平台之困
早年微博在移动互联网胜出,吸引众多品牌客户,草根账号靠广告盈利。但如今平台抽成从30%涨到50%,很多微博大号负责人抱怨接单难赚钱。
抽成增加,使得微博大号生存艰难。再加上用户不断流失,直接影响流量。为吸引广告主,他们只能刷量维持热度,这进一步加剧了数据造假问题。微博平台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MCN机构的抉择
不少MCN机构将阵地转向抖音、快手。因为这些平台流量高,赚钱更容易,比如抖音星图收5%服务费。这样一来,在微博的MCN机构就少了,微博流量愈发堪忧。
短视频竞争激烈,MCN机构为求生存不得不做出选择。从商业角度,转到收益更好的平台无可厚非。这也反映出微博在与其他平台竞争时的劣势,MCN机构的集体撤离会给微博带来怎样的冲击?
数据造假乱象
微博数据造假不是新鲜事。如果事情不大,微博可能不会深入干涉,因为MCN机构刷量接广告,微博也有分成。要是不刷量,MCN没广告,微博也没分成,彼此利益纠葛可见一斑。
实际上,抖音、快手上数据也能造假。淘宝上5块钱能刷500个赞,只不过真人点赞价格高些。整个社交媒体行业数据造假已成普遍现象,这种乱象何时能休?
营销本质探讨
其实若不刷量,@张雨晗4 - 5万广告投放价格属市场正常。品牌选微博KOL注重曝光量,想要高曝光、高转化很难。像李佳琦一条抖音报价近百万还不算分成。
有短视频行业人士指出,带货不易,要解决供应链、选品等问题,粉丝信任也很重要。蜂群文化什么产品都接但效果差,影响口碑。营销不能只看表面数据,背后还有很多要考虑的。
最后想问大家,你在社交媒体上会因为KOL的推广而购买产品吗?觉得该如何辨别数据真假?希望大家积极评论、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