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网络世界中,到处充斥着退息退保中介的广告,声称能为消费者追回损失,但这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中介广告泛滥
在信用卡论坛、贴吧和微信公众号上,“全额退保,专业团队指导”“网贷退保退息,不要白不要的钱”等广告铺天盖地。这些广告吸引了不少受还款压力困扰的消费者。疫情使得部分客户还款能力下降,他们急于寻找解决办法,而中介就抓住了这个需求,大肆宣传自己的业务,看似能为消费者排忧解难。
消费者李丽就是看到微博上的退息消息后,添加了中介微信。中介承诺可为其定制方案,收费1288元且不成功退款。李丽心动了,却没想到之后的事情并非如她所想。
高额手续费问题
退保中介号称“全额退保,不成功不收费”,可一旦成功,他们会收取退保金额20%-50%不等的手续费。这意味着消费者即便拿回了部分保费或利息,也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北京某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陈晨指出,有需求就有产品,中介正是利用消费者的困境来牟利。
比如,消费者成功退保10000元,按照20%的手续费计算,中介就能拿走2000元。如此高额的手续费,让消费者实际拿到手的钱大幅减少,但很多人在走投无路时还是愿意试试。
服务内容存疑
李丽按照中介要求注册APP后,发现里面都是关于退息退保的金融类培训内容和视频。这不禁让人怀疑,中介所谓的帮人退息退保服务,是不是只是教一下话术,让消费者自己去操作?一位受害人反映,网上全额退息退保的,十有八九是骗子。交了保证金后,中介就简单教点话术,成不成他们不管,保证金也不退。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很多消费者满心期待能追回款项,却陷入中介设下的陷阱,不仅没拿回钱,还损失了自己的保证金。
退费依据分析
商业保险的退费主要依据保险销售环节的漏洞。像业务员销售误导、捆绑销售保险、欺瞒消费者等情况,大额退费的机会较大。业内人士吴帆表示,这也是中介能帮客户协商追回服务费和保费的重要依据。
不过,保险公司肯定不会轻易让步,因为一旦大面积退款,他们的损失会很大。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部分金融机构面对投诉或者“撒泼”的客户,会选择息事宁人,退钱了事。
315期间乱象
在315敏感时期,中介会进行有组织、有策划的大规模投诉活动。袁建州表示,聚投诉平台对这样一批集中投诉采取了退诉处理,使得中介的活动目的并未得逞。但这也反映出中介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利用特殊时期给金融机构施压。
同时,还有自称平安普惠代理律师的人发私信,想通过删微博等方式赚钱,与退息中介一样,都是打着“维权”的幌子,实则各有利益诉求。
行业影响严重
退息退保中介的乱象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金融机构为避免损失,只能减少放款,更加“惜贷”,提升借款成本,这让很多真正需要借款的人借不到钱。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能陷入中介的骗局,遭受财产损失。
如今,一场围剿退息退保灰产、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行动即将开始。但中介仍想瞅准时机再疯狂一把。你身边有人遭遇过退息退保中介的骗局吗?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