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造假初始手段
最初,流量造假采用“协议刷”手段,就是利用“代理IP + 用户登录态”模拟协议刷量。这种方法简单直接,技术含量低。比如一些小网站为快速提升流量数据,就用此方法短期内制造虚假流量。不过,随着网络平台防御策略不断提升,“协议刷”很快失去效力,逐渐被网络黑灰产从业者抛弃。
新刷量产业链出现
以挂机网站为“大中台”的产业链应运而生。其上游是被平台“圈养”的挂机用户,他们长期提供真实有效的账号。下游则是刷量平台,负责对接自媒体、广告公司等需求方,能批量完成点赞、投票、增粉等各类任务。例如一些小型自媒体,为获取更多关注,就通过刷量平台增粉。
“挂机”模式及特点
“挂机”是用户把账号授权登录在挂机平台,平台用这些账号刷阅读、投票等任务赚取报酬。相较以往刷量手法,高明在于平台无需购买维护大量账号,而是以佣金分成吸引用户获取账号。像宝信挂机平台,以“网赚”“躺赚”吸引网民托管微信账号,实现对大量账号的托管和控制。
宝信平台具体运作
宝信挂机平台可同时托管多个微信账号,这让用户为获更多收益设法注册更多小号托管。与之配合的宝信刷票平台,面向刷量加粉需求者。在该平台输入需求就能刷票或刷量,管理系统类似商场,需求者可通过后台设置任务,官方投票、刷阅读量、公众号加粉等都能执行。
虚假流量危害巨大
在社交和资讯类产品中,运营者为逐利杜撰谣言并刷量炒热,引发关注。在电商平台,虚假流量破坏商业诚信体系,甚至可能导致互联网信用体系崩溃。对普通用户而言,托管账号的微薄收益难以弥补信息泄露后的潜在危害,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后果严重。
打击造假势在必行
刷量黑灰产制造流量获利,需求方靠流量吸引资本舆论关注,资本舆论借此赚取更大利益。法院判决对打击数据造假乱象有积极作用。只有平台各方共同维护数据真实性、可信度,才能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你觉得打击流量造假还可以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措施?快来评论区留言,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