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在此处输出
显示IP属地真的会泄露隐私吗?实际上利远大于弊,然而有人却动起歪脑筋非法改IP属地。大家千万别干这事,接下来就详细说说咋回事。
IP属地显示规定出台
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让大家能有效识别虚假信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2022年6月27日发布了《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并自当年8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文要求,在账号信息页面要展示互联网用户账号合理范围的IP地址归属地信息,方便公众基于公共利益进行监督。这一举措意义非凡,能让网络环境更为透明化。
IP属地显示原理
许多人把IP属地和GPS定位弄混。IP属地是在接入互联网时被分配的IP地址,依据互联网通信协议,信息接收方需知道这个IP地址,由此能知晓属地,此过程无需用户授权及打开手机敏感权限。而GPS定位靠的是基站或卫星,属于敏感权限,得取得用户明确授权才行。所以从本质上讲,二者有很大区别。
IP属地显示难以泄露隐私
仅从境内账号展示的地域信息看,一个省级地域内用户众多,很难通过这类信息直接识别或关联到某个特定的自然人。以微博为例,它根据用户发博、发评、投票的IP属地判定所属地区,且仅仅展示对应IP属地位置,并不会获取其他更多的隐私信息。说明IP属地显示本身对用户隐私威胁较小。
非法改IP属地乱象
随着IP属地显示功能推出,一些不良商家做起了“黑生意”。他们宣传能帮用户非法变换真实IP归属地,甚至声称功能强大,能随意切换国内外的属地。市面上还出现很多所谓改IP属地的软件,可实际上它们很多都是木马程序,目的是操控用户的手机或窃取重要信息,给用户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非法改IP属地维权难
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说,用户购买和使用改IP属地的软件或服务,很难得到法律保护。当他们与商家发生纠纷时,因缺乏法律依据和正规交易凭证,往往难以维权。一旦权益受损,自身的损失很难得到弥补,只能自吞苦果。
推动IP属地规范显示建议
裴智勇觉得推动IP属地规范显示工作要多管齐下。立法层面,要明确网络用户擅自改IP属地的行为定性、管理及处罚措施,对提供代理IP服务的企业或个人也需有相应规定。网络平台打击改IP属地行为,给予不诚信处罚时,也得有必要的法律依据。技术层面,电信运营商在识别和封禁非法代理IP服务器及改IP属地软件方面能力较强,但因治理成本高,无法快速实现。
大家看完,有没有想过身边是否有人尝试过非法改IP属地?觉得有用的话,不妨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