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众人都在紧张抗疫,可恶的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却趁火打劫,利用快递包裹“染疫”等借口实施退赔诈骗。互助县的郑女士就遭遇此类骗局,损失近4万元。下面,我们深入了解这些诈骗手段及其防范方法。
快递“染疫”退款诈骗详情
近期,青海互助县威远镇的郑女士接到自称“快手”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告知她,之前在“快手”买的商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需销毁,会给她退款。郑女士同意后,被推荐下载“佳讯通云会议”App,并按对方会议号进入,还打开了屏幕共享功能。紧接着,对方诱导郑女士输入所谓“代码”,实则完成两次转账,骗走39134元。
共享屏幕的诈骗玄机
互助县公安局民警指出,骗子利用疫情让受害人放松警惕,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后,受害人手机隐私毫无保留,为诈骗得逞创造了条件。受害人本以为只是普通沟通,却不知自己的每一步操作都被诈骗分子掌控,等发现钱被转走,为时已晚,这一手段实在狡诈。
警方提醒防诈要点
警方表示,对于卖家、快递公司或电商客服的电话短信,都应先通过官方客服查证。得知网购包裹丢失,要第一时间联系平台卖家,快递理赔走正规电商渠道。当有人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务必要小心,但凡客服、网友、陌生人有此要求,基本就是诈骗,大家千万别上当。
刷单诈骗套路揭秘
在疫情期间,刷单诈骗也不少见。诈骗分子通过抖音、快手、短信等网络平台,发布“刷单”“刷信誉”“刷点赞”等信息,先以小额返现和赚取佣金吸引事主。等事主尝到一点甜头,就诱导其投入更多,一旦上钩,诈骗分子就会找各种借口让事主继续刷单,最终卷钱跑路。
网络贷款诈骗手段
网络贷款诈骗也是常见手段。诈骗分子在网络发布“无抵押、低利息、秒到账、额度高”的贷款信息。事主申请贷款后,他们会谎称事主个人信息填写错误,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费”。一旦事主转账,不仅拿不到贷款,还会血本无归,好多人就是因为急需资金,才落入这个陷阱。
投资理财与冒充客服诈骗
投资理财诈骗中,诈骗分子以情感需求为诱饵,编造虚假身份,取得事主信任。然后推荐股票、虚拟币、彩票等投资项目,先给小额回报,诱使事主大额投入后消失不见。冒充客服诈骗则假冒购物平台等客服,以疫情影响发货等理由高额赔偿,然后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骗钱。短信诈骗通过发送虚假短信,让事主提交信息或点击链接,同样是常见的诈骗途径。
疫情当前,大家已面临诸多挑战,实在不该再被诈骗分子钻空子。希望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别掉进这些陷阱。你身边有人遭遇过类似的电信诈骗吗?如果觉得本文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