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归属地功能引发的热议
IP归属地功能一上线就引发轩然大波,不少网红大V被暴露真身。一些海外博主实际IP在国内,各省吃喝玩乐博主IP多数在湖南。这功能像一面照妖镜,让大家看到网络背后的“真面目”,网络世界的虚假面具被一点点撕开。众多网友对这一功能拍手称快,期待能看到更真实的网络。
站方也意识到这功能对维护秩序的重要性,在上线IP归属地显示后,还将在未来一周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小红书、知乎等多个平台也纷纷跟进,这一潮流势不可挡。
IP代改业务乱象丛生
这边功能刚火,那边IP代改业务就暗流涌动。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最低仅需13元就能更改IP归属地。在某网站,咨询卖家得知,更改国内抖音归属地一次15元,但不能发内容和评论;包月50元可不限次发布。要是改国外IP,价格更高。
IP代改业务就像个黑色幽灵,在网络的角落里滋生。虽IP归属地显示后它才进入公众视野,但此前就存在,那时主要服务国内游戏用户改地区。其低廉的价格和看似便捷的服务,吸引着不少人去尝试。
IP代改的潜在危害
IP代改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它可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伪装身份,冒充当地网友发布不实信息。这样不仅扰乱网络传播秩序,还可能误导大众。
对于平台本身而言,也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一些原本靠粉丝信任的博主,通过代改IP营造虚假形象,一旦被拆穿,会让粉丝对整个网络生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也会影响社会舆论和稳定。
IP归属地与隐私问题
有人担心显示IP归属地侵犯隐私。不过专家麻策律师表示,IP地址及对应属地本身是一定程度公开的信息,公布一般不涉及隐私问题。这也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从实际情况看,IP归属地大多只是宽泛的地区信息,并非具体地址,所以对普通用户隐私影响较小。站方也是在保护公众权益和网络秩序与个人隐私间找到了平衡点。
IP代改涉及的法律风险
麻策律师提到,代改IP情况不同法律后果也不同。若明知对方用于诈骗、盗取信息等违法活动,就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比如有人通过代改IP实施诈骗,代改者难辞其咎。
平台也可对代改行为提起不正当竞争的民事侵权索赔。代改行为干扰了平台的正常秩序,影响了其他用户的体验和平台的信誉,平台当然有权利维护自身权益。
监管措施及发展趋势
早在2015年网信部就提出网络实名制,2021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规定用户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这表明国家层面一直重视网络实名制。
未来,随着技术发展,监管会更严格。平台会持续加强排查处置违规信息,对于频繁更换IP、异地登录异常情况会及时封号等。这对规范网络环境是利好,但如何在监管和用户正常需求间找平衡,还需不断探索。
大家怎么看待IP归属地功能以及背后的代改乱象?欢迎评论、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