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查询暗流涌动
8月18日,闲鱼上竟公然存在“网络安全维护,代查信息”的交易。一些用户声称,只需提供手机号、QQ号等其中之一,就能查出某人其他身份信息,若多提供几个,查询速度更快。这是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的信息被这样随意贩卖查询。
这种信息查询服务如同黑市,让个人在网络上毫无隐私可言。用户不经意间泄露的一点信息,就可能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在当今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已岌岌可危,闲鱼却为何没能有效制止此类交易?
色情低俗商品屡禁不止
尽管闲鱼和转转平台明令禁止色情低俗类信息,但相关商品依然存在。在闲鱼,色情信息资源被包装成“学习资料”售卖,从线上色情视频到原味内衣,甚至还有线下上门服务。转转平台同样有此类现象,服务描述更为露骨。
这些色情低俗商品的售卖不仅严重违反公序良俗,也影响了平台正常的交易环境。平台虽有禁令,但这些商品依旧活跃,是监管力度不够,还是有漏网之鱼?这对广大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催收业务暗地进行
转转平台对“催收”业务已屏蔽搜索,然而闲鱼上却仍可实现相关搜索。有卖家称一天有几十单业务,不是小公司,业务能力有保障,只需买家提供欠款人信息,拿到欠款后收取20%服务费。该卖家甚至反问,这种业务不敢放在市面上做。
催收业务本身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就存在诸多风险,可能会引发很多法律和道德问题。闲鱼允许此类搜索存在,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非法催收的发展?这其中买家、卖家,还有欠款人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防催收业务利润诱人
有出售防催收电话通讯录防爆业务的卖家表示,通过软件操作,可拦截不同网贷平台的催收电话,一个平台收费100元,能拦截99%的电话。当记者想做代理时,卖家称交298元后按一个平台50元拿货,还说业务不会被平台下架。
防催收业务看似是为欠款人提供便利,但实际上它破坏了正常的网贷催款流程。平台没有下架这类业务,是否会助长欠款人逃避还款的风气?这种交易背后的合法性也值得探讨。
AI换脸商品上架有漏洞
如今闲鱼搜索“AI换脸”搜不到相关商品,但记者以AI换脸及明星姓名为关键词发布信息,商品却能秒上架。这说明平台虽然屏蔽了部分关键词,却存在相似关键词和交易暗语可绕过监管。
AI换脸技术本可用于合法创作,但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会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等。闲鱼在禁售这类商品时,存在如此大的漏洞,其监管系统是否需要升级完善?
平台监管义务待加强
闲鱼和转转用户增多,却多次被发现违法违规物品,还被相关部门约谈。广东财经大学姚志伟认为,二手交易平台应根据《电子商务法》尽到义务,排除混进平台的“经营者”。
二手平台不能只追求用户数量和交易量,更应该对平台上的商品和交易进行严格监管。平台有责任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合法的交易环境,对于违法违规交易,必须加大打击力度。
你觉得二手平台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更好地监管这些违规交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