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多元魅力与市场现状
如今,很多人都迷上了刷抖音,它既可以带来娱乐消遣,又能用于学习知识。可是,对于在抖音投放KOL而言,情况比较复杂,产品特点决定了投放的侧重点。五月想短时间吸引一定数量粉丝有难度,没有粉丝量很难获平台推荐,新主播大量涌入,市场乱象也随之而来。
像抖音、快手等平台持续吸引着无数新人。每天有成千上万新主播加入进来,巨大的需求就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业务。这其中,刷单灰产打着直播运营旗号活跃起来,扰乱着正常的市场秩序。
刷量公司的服务与价格
燃财经和五家刷量公司交流后发现,不同公司的服务及价格差异较大。第一家刷量公司提供快手的刷量服务,每1000个高质量真人活粉,价格为180元,不过需要自带作品。这里所谓的真人活粉,要求有真实头像、昵称,还要有作品和粉丝。
另一家重点关注抖音平台的刷单公司,价格明显更低。涨10000个质量粉只要58元,并且承诺一小时就能到账。价格优势让很多急于涨粉的人很难抗拒,但是背后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直播间刷量的报价
抖音直播间刷量业务也不少。第三家刷单公司给出了抖音直播间刷人气的报价,10元/人,不仅带头像和作品,看起来很真实,还能围绕直播话题与主播互动。这种服务对一些想快速提升直播间热度的主播有很大吸引力。
同时,该公司还有负责挂榜的直播间人气出售业务,每100个人气220元,并且可进行点赞、评论等互动。这一系列服务似乎能让直播间短时间内看起来热闹非凡,却都是虚假的繁荣。
刷量风险与机构回应
虽然刷量业务看似诱人,但其实存在很大风险。一位机构负责人黑皮称,平台会定期监测站外运营机构,一旦发现刷粉、刷人气、刷互动等情况会封号处理。黑皮所在的机构也表示,如果账号因此被封,他们无法负责。
然而,当燃财经询问售后保障时,有的刷量公司却发出质疑,还称现在刷粉已经很普遍,价格算高了。这种态度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对于刷量风险是否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是否考虑过客户的利益。
刷量机构的其他业务
除了卖粉丝和人气,“收代理”也是刷量机构的业务之一。所谓“收代理”,就是发展下游代理业务员。这种模式让刷量业务能更广泛地传播,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也让更多不明真相的人陷入其中。
在抖音上开通购物车链接,需要粉丝基数超过一千人,这给新手主播设置了门槛,而且接单主播还要对效果负责。这无疑促使更多新手寻求刷量来突破门槛,却可能陷入更大的困境。
抖音内容分发的困境
从内容分发角度看,传统门户及PC时代短视频网站衰弱,核心在于供需匹配问题。现在从编辑推荐到个性化推荐,快手和抖音做不定义品类的聚类。但个性化推荐有成本,有些内容只靠这个分发不出去。
我们作为消费者看抖音,大部分是表演性质内容。其实很多内容应通过社交关系链分发,像晒娃这类真正长尾内容,没关系链就难以分发出去。这说明抖音的内容分发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大家觉得抖音该如何平衡内容的娱乐性和实用性,同时有效打击刷量灰产?快点赞、分享本文,并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