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这个充满各种类型大号的平台上,那些神技能、神颜值、神搞笑的视频让人眼花缭乱。可我们知道,搞笑部分不是主要学习对象,这里就存在一个对账号类型学习的抉择难点。
抖音账号运营整体能力探讨
在抖音,有的账号靠发很多视频获得不少粉丝,有的却是以少量视频收获众多粉丝。前者可能说明运营能力好,后者体现了运营效率高。例如有人发100个视频才有30万粉丝,而有人30个视频就达到了。这就告诉我们,账号的发展速度和成果大不相同。像抖音运营中,要选择对的方式才能事半功倍,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忽视了效率。
账号的整体运营涉及到多方面,例如视频品质、发布时间等。就像有的账号即使视频数量多,如果视频质量参差不齐,或发布时间总是选在用户不活跃期,那也难以快速积累粉丝。
扩大分析账号池的重要性
当你只分析少数几个抖音账号时可能会走入误区。如果只找10个账号,很可能选不出最该学习的那个,因为样本太少。我们看了100 + 个账号,其中90%以上是团队小伙伴搜来的,这说明不能以没有资源为借口而不去努力寻找更多样本。在一些小型的MCN 机构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只关注身边熟悉的几个账号,没有拓展视野,这严重局限了发展。
多寻找账号能看到更多类型的成功模式。像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账号,各有各的运营策略,扩大寻找范围就可以取长补短,为自己的账号制定更完善的发展计划。
爆款视频背后的账号人设
在抖音涨粉很多时候靠爆款视频。分析账号视频共性后,更要研究爆款视频爆火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账号人设的差异。像蓝小白从员工角度选题,智哥大叔从老板视角选题。这两种人设导向的选题方式截然不同,吸引的观众群体也有区别。
人设可以决定内容方向和观众的代入感。比如以大学生人设打造的账号,针对的就是大学生群体感兴趣的话题,像校园趣事、考试攻略等内容,这可以吸引目标群体,更易打造爆款。
竞品分析与视频制作
在不太明确自己适合学习哪类账号时,竞品分析要多类视频同步做。分析完竞品做视频后,才知道能否达到数据标准。如果一开始做创新性选题,数据不好,难以判断是选题还是视频形式有问题。在一些初创的抖音账号中,没有进行全面的竞品分析就盲目创新,结果可能不尽人意。
等方法论验证可行,就可抛开竞品选题做自己内容。比如一个美食账号,开始学其他账号做特定菜肴,当掌握了爆款视频制作套路后,就开始推出自己的特色菜品制作视频。
了解抖音用户进行选题
要做好选题必须了解抖音用户。只有知道用户是怎样的群体才能让选题不偏离方向。曾经有个选题“要不要打听同事工资”,这就是基于对用户兴趣点的把握。很多创作者对这个话题有不同看法。当我们理解了用户,做的选题能更切中痛点。
例如了解到抖音年轻用户居多,就会多做一些潮流相关的选题。比如流行的穿搭风格、热门的生活方式等,这可以更好地迎合用户需求。
抖音推荐机制与发文频率
头条系产品推荐机制相似,抖音也是依据用户反馈来决定是否进一步推荐内容。如果视频有很高的点击率和较低的跳出率,就会得到进一步推荐。像有些视频开头几秒不能吸引人,很多用户就会离开。有的账号单个视频平均数据比我们好,但我们发文频率是对方2倍,最后也能超过很多竞品账号。这显示出发文频率的影响力。
积极发文能增加账号曝光机会。所以即使内容不是每次都完美,但持续的输出也能吸引到不同的用户群体关注,从而逐渐提升账号的影响力。
大家在自己做抖音账号运营时,是否有遇到只专注少数几个账号进行分析学习的情况?欢迎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