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营销的浪潮中,小红书已成为众多品牌必争之地。但很多人对官方投放和代理商投放分不清,广告投放的基础知识也一知半解,让不少品牌在投放时走弯路。今天就来详细讲讲这些问题。
官方与代理商
官方投放往往有更严格的规则和流程。在很多平台,官方能提供最准确、最权威的资源价格和投放方案。就比如说在小红书,品牌购买开屏等排期资源时,官方能给出准确安排。而代理商则更具灵活性。以服务近百家品牌为例,他们能根据不同品牌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投放策略。不同代理商在操作手法、合作资源上有差异,能为品牌提供多种选择。
官方的资源更多侧重于品牌的稳定性展示,像火焰话题这类曝光资源官方安排很有规划。代理商可能会挖掘更多小众但精准的流量渠道,这是很多品牌选择代理商的原因,期望找到更定制化的投放方案。
广告资源类型
品牌广告在小红书的投放需要明确资源类型。例如开屏广告,位置显眼,能在一瞬间吸引用户的目光。还有火焰话题,在话题热度营造上有独特价值。GD投放也是品牌常用的,它和商业话题都需要排期购买。这些广告形式就像是品牌在小红书上的形象展示牌。
效果广告则以竞价方式操作,可分信息流和搜索广告。信息流广告像是商品在商场里的陈列展示,而搜索广告就像顾客在查找商品时的精准推荐。像电商类客户在前期更多依赖信息流打造爆款笔记,吸引潜在购买者。
搜索广告细节
设置关键词在搜索广告中至关重要。这就跟淘宝直通车类似,选对关键词相当于是成功了一半。在后台选择好关键词之后,就能定向对人群进行投放。投放的位置也很有讲究,例如出现在搜索页面的第3位、13位、23位等3 + 10n的位置。这些特定位置的流量特征不一样,排名靠前的位置容易获得更多初始流量。如果能把握好搜索广告的这些细节,能提高搜索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回报率。
投放笔记选择和费用
投放小红书广告时笔记的选择有两种途径,一是投放企业号笔记,二是报备达人的笔记。如果投放搜索广告,筛选相关关键词就是投放的前提。这些不同的选择取决于品牌的需求和投放目的。投放的费用因为投放途径的不同而有差异。品牌需要根据产品特性,目标受众等考虑在两者之间的投放比例,合理分配预算,才能让每一笔广告费都用得有价值。
投放效果评估
投放之后当然要评估效果。在投放大盘里,点击率和互动成本(包含赞藏评关等)是关键指标。以前3天的投放数据为例,能较为有效的看到笔记投放情况。当点击率高于5 % ,互动成本低于5元,而且评论下面有很多购买询问时,说明投放效果良好,可以继续投放。对于不同类型的客户评估重点也有区别,像非电商类客户,更关注投放多少钱后加了多少微信以及转化了多少用户。
针对不同客户类型优化投放
ROI型的客户核心关注销售转换。在笔记前期测试阶段,CPC点击和CTR的表现很重要,到了商详测试期就要关注商品访问量和架构成本,最后在收割期得关注RGMV总量。线索型客户又不一样。测试期关注素材测试,心智占领期关注私信开口数以及表单优化成本,在成本优化期要依据大盘关注表单成本。针对不同客户调整投放策略,才能提高投放的有效性。
投放中的问题处理
广告消耗少需要从多方面分析。笔记质量问题首当其冲,比如在跑了一部分量后点击量低于3%,大概率封面和标题需要优化。大盘点击率在3% - 5%的情况,若账号依旧没流量,那账号搭建情况值得复盘,看出价是否过低,人群定向是否过窄,投搜索广告时关键词添加是否过少。
你在投放小红书广告时,是否遇到过某个问题而不知道如何解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