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开篇
2005年新浪推出博客,凭借大V模式终结了草根论坛时代。4年后的2009年,移动互联网产品新浪微博上线,这成了划时代的存在。它沿袭新浪从博客时代积累的大V运作经验,开启了社交媒体新征程。
微博如今发展规模较大,截止今年6月底,认证账号达440万个,众多明星、名人、KOL等纷纷入驻,为平台带来了大量流量和关注度。
股东与营收
微博有两大坚实后盾,2013年4月赴美上市前,阿里巴巴投入5.86亿美元获18%股份。而且在营业收入上,关联方新浪和阿里巴巴贡献不少。
2018 - 2020年,微博从阿里巴巴、新浪及其他关联方获得的收入分别为3.27亿、3.28亿、2.83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9.03%、18.55%、16.77% 。尽管占比有下降趋势,但因大客户支持,业务盈利还算稳定。
投资减值状况
微博在投资方面遇到挫折。2019 - 2021年上半年分别计提投资相关减值2.50亿、2.12亿、6662.5万美元,主要涉及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
不仅如此,来自阿里巴巴的应收账款从2018年底4820万美元,到今年上半年末增长至1.23亿美元,截止今年6月底,公司应收账款最少达10.89亿美元,给财务带来压力。
商业变现模式
微博早期注重用户积累,2012年开始商业变现。2013年推出实时竞价广告系统粉丝通,还通过会员服务和网络游戏等增值服务探索变现。
2014年国内率先推出“微博热搜榜”,把广告分发发挥到极致。目前公司近九成收入来自广告,一成左右靠微博会员收费,核心就是用内容提升影响力来卖广告。
用户价值下滑
虽然微博用户量一直在增长,但用户整体行业价值在下降。2018 - 2020年,广告客户数量从290万降至160万,今年上半年更是腰斩至60万。
不过期间平均每个广告主(剔除阿里巴巴)支出从470美元增长到1379美元,才保住业务规模。这显示出微博获取新广告客户能力在减弱。
未来增长疑问
2016 - 2020年是中国社交媒体商业化黄金时代,行业广告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2.2%,而微博如今并不处于强势地位。
在用户量增长但商业价值下降的现状下,微博未来靠什么实现持续增长?值得深思。
大家觉得微博未来该如何突破困境实现增长?如果你觉得文章有价值,欢迎点赞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