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电商火爆的当下,拥有12亿微信用户流量基础的视频号发力短视频带货,看似前景无限。然而不少商家和创作者却认为其还处于初期,这其中到底藏着怎样的玄机?
测试之久仍处初期
据内容运营莫高向「电商在线」证实,视频号的短视频带货测试已将近五个月。可即便如此,在众多商家和创作者眼中,它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这表明,漫长的测试时间并未让其在从业者心中形成完善成熟的印象,反映出其离大规模、高质量应用还有距离。
比如,部分小型创作者尝试入驻后,并未获得明显的带货效果,订单量和销售额都不尽人意。一些商家也表示,目前的运营模式和工具对他们提升业绩的帮助有限。
流量优势与期望
微信母体拥有12亿用户,这意味着理论上视频号拥有庞大的流量池。在直播电商风口,它也有望承接淘宝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外溢的需求。腾讯看到了这个机会,试图凭借微信的用户基础,在内容电商领域分一杯羹。
例如,很多品牌看到了视频号潜在的流量价值,纷纷开始布局。一些原本在其他平台发展的商家,希望通过视频号开拓新的市场,扩大销售范围。他们认为,微信的用户粘性和活跃度较高,可能会为带货带来更多可能。
现存带货问题突出
视频号带货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商家和创作者的需求。渠道上,它局限于腾讯的生态之内,未打通商品供给更丰富的淘系平台,这使得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受限。用户在购物时,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心仪的商品而放弃购买。
同时,平台的带货规则和数据分析工具也有待完善。商家难以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导致选品和营销策略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带货效果。不少商家吐槽,做短视频带货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社交属性别具一格
与抖快相比,视频号的社交属性更强。用户收到的推荐视频有不少是“好友赞过”的,还有专门的“朋友赞过”板块,这方便了用户之间形成社交互动。这种基于社交关系的推荐机制,让视频传播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比如,一个用户看到朋友点赞的商品视频,可能会因为对朋友的信任而产生购买兴趣。一些创作者也利用这种社交属性,通过鼓励用户分享和互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带货范围。但同时,这也可能导致内容的受众群体相对狭窄,只局限于用户的社交圈子。
获利依赖私域流量
在视频号获利的往往是之前已经建立起私域流量的玩家。莫高举例说,他们之前在别的平台引导粉丝关注公众号,视频号关联公众号后流量才起来,直播带货效果也更好。若没有私域流量,想在视频号带货比较困难。
部分品牌也表示,更多是通过短视频将用户引流到私域或直播间。这使得私域流量成为了视频号带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新进入的商家和创作者来说,构建私域流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增加了他们进入这个领域的门槛。
商业化前景待考
前有抖快内容电商成功经验,腾讯通过视频号做内容电商在预料之中。今年微信也推出了短视频带货流量扶持政策,但是否能获得扶持要看数据,这让一些商家处于观望状态。
视频号此时推出短视频带货,或许是为信息流广告试水,但目前还未上线。极狐通过崔健演唱会出圈只是个例,未来商业化还需更多数据证实。社交流量不等于电商流量,腾讯想通过视频号实现电商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认为腾讯能否通过视频号实现电商梦?如果觉得本文有价值,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