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竹编是生活常见之物,竹编师傅也是体面职业,但如今却逐渐被淡忘。在短视频浪潮下,一位手艺人潘云峰让竹编重新焕发生机。
竹编昔日荣光
在潘云峰小时候,竹编在当地可谓无处不在,家家户户都有各种竹编物件。竹编师傅在当时算是一份体面、吃香的职业。那时竹编工艺普及,很多村民都会几手简单的竹编技巧,竹编物件廉价又实用,融入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竹编不仅仅是日常用品,还承载着村落的文化记忆。农闲时节,大家聚在一起编织竹器,交流技艺,那热闹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孩子们也在一旁看着大人编着竹篮、箩筐等物件,内心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竹编没落之殇
随着时代发展,塑料制品等凭借廉价、便捷等优势,逐步取代了村民们以往离不开的竹制品。竹制品渐渐从日常生活中消失,竹编师傅也不再是令人满意的工作。很多年轻一辈不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竹编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
那些曾经依靠竹编营生的师傅们,不得不另谋出路,竹编工坊也大多关门大吉。村里原本编织竹器的热闹场景,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只留下一些老旧的竹编工具,像是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重拾竹编初心
某一天工作间隙,潘云峰无意间刷到了“江南竹编工艺 老篾匠”的竹编视频。当时老篾匠账号粉丝不多,但却给潘云峰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自己或许也可以重拾起“竹编”老行当。他想法简单,就想在网上积攒些粉丝,年纪大了做点竹编卖钱、补贴家用。
就这样,潘云峰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开启了竹编之路。虽然生活已经和竹编有些遥远,但儿时对竹编的那份热爱,又被彻底点燃,他决心让竹编手艺在自己这里延续下去。
视频创作艰辛
潘云峰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熬夜做竹制品、拍视频,发到自己的快手账号“创手艺”上。最初,他并不擅长视频剪辑,无法完整清楚地呈现出竹编的制作过程,不少网友看得云里雾里,评论表示“看不懂”。
面对这些反馈,潘云峰没有放弃。他开始埋头自学剪辑教程、了解拍摄方法,不能逆光、角度要找对、剪辑要有节奏、适当配上音乐,如今的他对这些早已熟稔于心。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熟练掌握,他付出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
竹编作品魅力
打开潘云峰在快手上发布的竹编视频,既包含简单的日常器物,也有形态各异的现代工艺品。有人夸奖他起间的手艺是真正的“势如破竹”,也有人关注到他厚茧隆起、“比砂纸还粗糙”的手,那都是经年累月编竹留下的印记。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竹编的传统魅力,更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这些竹编作品仿佛有了生命,通过短视频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竹编这门古老的手艺。
携手共促传承
因为同为浙江老乡,又都是竹编手艺人,潘云峰认“江南竹编工艺 老篾匠”为师兄,两人一拍即合,商量着共同做视频,售卖竹编艺品。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来自农村的买家是常客,经营餐厅的买家也格外青睐他们制作的锅刷。
潘云峰和师兄联系了近50位杭州、衢州附近的竹编手艺人,一同制作商品、收购商品,并帮助他们代销,带着大家共同富裕。在他们的努力下,竹编这门曾经被淡忘的手艺,重新焕发了生机,未来或许真的会回归日常生活。大家不妨想一想,你愿意看到竹编全面回归我们的生活吗?快来点赞、分享本文,并留下你的看法!